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现有①水 ②铁 ③高锰酸钾 ④医用75%的酒精 ⑤湖水 ⑥过氧化氢 六种物质,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有(填序号,下同)___________,属于纯净物的有___________,属于单质的有____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有____________。

④⑤①②③⑥②①③⑥ 【解析】 ①水属于氧化物,故属于纯净物;②铁属于金属单质,故属于纯净物;③高锰酸钾属于化合物,故属于纯净物;④医用75%的酒精是酒精和水的混合物;⑤湖水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⑥过氧化氢属于氧化物,故属于纯净物。故属于混合物的有④⑤;属于纯净物的有①②③⑥;属于单质的有②;属于化合物的有①③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课改版2019届九年级上册化学 6.1探索燃烧与灭火 同步练习题 题型:单选题

解释“火上浇油”的说法合理的是

A.增加易燃物,使燃烧更旺 B.增大氧气浓度,使燃烧更旺

C.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使燃烧更旺 D.提高物质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旺

A 【解析】 试题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一是要有可燃物,二是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三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火上浇油增加了可燃物,使燃烧更剧烈,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2019学年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3.2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同步练习题 题型:单选题

与元素化学性质密切相关的是(  )

A. 电子层数 B. 质子数 C. 中子数 D. 最外层电子数

D 【解析】 原子是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原子最外层电子会有得失,但质子数和中子数不变,所以元素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如最外层达到相对稳定结构,则元素性质不活泼,如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个,一般易失电子,为金属元素,如最外层电子数多于4个,一般易得电子,为非金属元素。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2019学年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5.1初步认识化学元素 同步练习题 题型:单选题

某品牌紫菜的营养成分表显示,每100 g紫菜含钠291 mg,这里所说的钠是指

A. 元素 B. 单质 C. 分子 D. 原子

A 【解析】物质中的钠是对所有钠原子的总称,意即钠元素,而不是钠原子,也不是钠离子,不存在钠分子.依据紫菜的营养成分中含有的“钠”.这里的“钠”是指钠元素. 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郑州市2019届九年级人教版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通过化学学习,应该知道有多种途径可以制取氧气。如:

A.分离空气 B.加热高锰酸钾 C.分解过氧化氢 D._______________

(1)相信你在D处还可以写出另一种制取氧气的方法;

(2)若用右图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 ①______ ②_______;实验结束,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你认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

(3)若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供选用的装置如下:要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选填“甲”或“乙”);

(4)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气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再开始收集;

(5)写出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热分解氯酸钾 试管 集气瓶 为了防止先移走酒精灯,试管内的压强减小,水沿导管进入热的试管,使试管炸裂 试管口没塞棉花 甲 连续均匀冒出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解析】 (1)实验室还能利用加热分解氯酸钾制取氧气; (2)①的名称为试管;②的名称为集气瓶;实验结束,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防止先移走酒精灯,试管内的压强减小,水沿导管进入热的试管,使试管炸裂;水槽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郑州市2019届九年级人教版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反应中既为化合反应又为氧化反应的是( )

A. 水氢气+氧气 B. 镁+氧气氧化镁

C. 水+二氧化碳→碳酸 D. 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

B 【解析】 试题镁+氧气氧化镁,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同时反应物中有氧气,所以还是氧化反应。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郑州市2019届九年级人教版化学上册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空气是一种混合物 B.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是物理变化

C.新鲜空气是纯净物 D.空气的成分是相对稳定的

C 【解析】 试题空气由氮气、氧气等气体组成属混合物;分离液态空气是利用液态氮和液态氧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没有生成新物质属物理变化,B正确;空气由氮气、氧气等组成属混合物,C错误;空气的组成相对稳定,D正确。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泰州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月月清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大量白雾

B.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

C. 镁条在盛有食醋的试管中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试管壁发烫

D. 铜绿与盐酸反应时,产生气泡,并得到无色溶液

C 【解析】 试题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C、镁的活动性比氢强,镁条在盛有食醋的试管中与醋酸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试管壁发烫,故选项说法正确. D、铜绿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水和二氧化碳,铜绿与盐酸反应时,产生气泡,并得到蓝色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2019学年北京课改版九年级上册化学2.3氧气的性质同步练习题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等体积的甲、乙两密闭集气瓶内充满了空气,燃烧匙内分别盛有过量的红磷和硫,点燃使其充分反应后,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出现的现象是(   )

A. 甲瓶中有水流入    B. 乙瓶中有水流入

C. 甲、乙两瓶中均没有水流入          D. 甲、乙两瓶中均有水流入

D 【解析】 由于红磷燃烧生成了五氧化二磷固体,能使甲瓶内压强减小,硫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硫,二氧化硫的体积占据了消耗的氧气的体积,乙瓶内的压强几乎无变化,但两瓶是连通的,最终压强相等,都比原先小,所以打开弹簧夹甲、乙两瓶中均有水流入,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