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实验室制取CO2后的废液(有HCl和CaCl2残留)200克,向废液中逐步加入(NH42CO3固体.充分反应后,得到溶液增加质量和加入药品质量的粗略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点为溶液增加质量最多的时候,C点为溶液质量减少最多的时候.
请回答以下问题:
(1)【图象分析】
①AC段发生的反应方程式:CaCl2+(NH42CO3=CaCO3↓+2NH4Cl;
②若加入的(NH42CO3固体中含有不参加反应且不溶于水的杂质,则A点在关系图中将怎么移动?A
A.水平右移        B.右上方移动
C.向上移动        D.水平左移
(2)【图象计算】
①计算原先废液轴残留的HCl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②D点的横坐标为40.88.

分析 (1)①根据AC段的溶液中溶质质量逐渐减小,所以是氯化钙和碳酸铵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铵进行分析;
②根据向废液中逐步加入(NH42CO3固体,碳酸铵固体会先于盐酸反应,若加入的(NH42CO3固体中含有不参加反应且不溶于水的杂质,需要加入碳酸铵的质量质量比原来碳酸铵的质量更多时,才能出现预期的现象,所以A点在关系图中水平右移进行分析;
(2)根据向废液中逐步加入(NH42CO3固体,碳酸铵固体会先于盐酸反应,然后再与氯化钙反应,结合图象中的数据进行分析.

解答 解:(1)①AC段的溶液中溶质质量逐渐减小,所以是氯化钙和碳酸铵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铵,化学方程式为:CaCl2+(NH42CO3=CaCO3↓+2NH4Cl;
②向废液中逐步加入(NH42CO3固体,碳酸铵固体会先于盐酸反应,若加入的(NH42CO3固体中含有不参加反应且不溶于水的杂质,需要加入碳酸铵的质量质量比原来碳酸铵的质量更多时,才能出现预期的现象,所以A点在关系图中水平右移,故选:A;
(2)①设残液中有HCl质量为x
(NH42CO3+2HCl=2NH4Cl+2H2O+CO2↑  溶液质量增大
   96       73              44       52
             x                      1.04g
       $\frac{73}{x}$=$\frac{52}{1.04g}$
        x=1.46g
所以原先废液轴残留的HCl的质量分数为:$\frac{1.46g}{200g}$×100%=0.73%;
②设与盐酸反应的碳酸铵固体质量为y,与氯化钙反应的碳酸铵固体质量为z
(NH42CO3+2HCl=2NH4Cl+2H2O+CO2↑  溶液质量增大
   96                       44       52
   y                                1.04g
   $\frac{96}{y}$=$\frac{52}{1.04g}$
   x=1.92g
(NH42CO3+CaCl2=2NH4Cl+CaCO3↓,溶液质量减少
 96                     100              4
  z                                 1.04g+0.56g
 $\frac{96}{z}$=$\frac{4}{1.6g}$
x=38.4g
所以到D点时为止,加入的(NH42CO3固体的总质量38.4g+1.92g+0.56g=40.88g.
故答案为:(1)①CaCl2+(NH42CO3=CaCO3↓+2NH4Cl;
②A;
(2)①原先废液轴残留的HCl的质量分数为0.73%;
②到D点时为止,加入的(NH42CO3固体的总质量为40.88g.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与溶质质量分数的综合计算即可正确解答本题,解题时要注意解题的规范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某同学用如图装置过滤浑浊的长江水,
改正装置图中的错误.
改正(1)烧杯口紧挨玻璃棒;
改正(2)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
改正(3)漏斗的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改正后进行过滤时发现滤液浑浊,分析可能造成浑浊的原因(要求写3种可能)
(1)滤纸可能破损;
(2)液面可能高于滤纸边缘;
(3)盛接液体的烧杯不干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丙氨酸是组成蛋白质的成分之一,丙氨酸分子的结构式如图所示,有关丙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丙氨酸的化学式为C3H7O2
B.一个丙氨酸分子由11个原子构成
C.丙氨酸由四种元素组成
D.丙氨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7: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9.我市口子煤矿煤炭资源丰富,瓦斯存在于煤层及周围岩层中,是井下有害气体的总称,主要成分是甲烷.
可燃气体爆炸极限(体积分数)
H24.0%~74.2%
CH45%~15%
CO12.5%~74.2%
(1)请你写出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
(2)煤矿瓦斯爆炸有两个必要条件:
①瓦斯含量在爆炸极限的范围内;
②遇到明火.
(3)如表是常见三种气体的爆炸极限,请你据此判断:最容易发生爆炸的气体是H2
(4)如图所示图标中,与燃烧和爆炸无关的是B
(5)某现代化的矿井采用了“低浓度瓦斯发电技术”,有效解决了矿区及周边地区的照明用电.这种既采煤又发电联合生产的优点是变废为宝,节约资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为了除去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除杂试剂.
A  Zn(Al)     用磁铁吸
B KOH(Ba(OH)2   加适量K2SO4
C HCl(H2SO4)     加Zn
D K2SO4(CuCl2)     加适量KOH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3.铜片在空气中久置表面会变绿.某小组同学设计并进行实验,探究铜变绿的条件.
【查阅资料】1、铜绿的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碱式碳酸铜能够与盐酸反应.
2、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作为一些气体的干燥剂.
【猜想与假设】常温下,铜片变绿可能与O2、CO2、水蒸气有关.
【进行实验】利用下图1装置分别制取并收集气体于试管中,制取气体原理及收集气体等操作见下表.将收集好的气体,用图2所示装置进行4个实验,通过控制与铜片接触的物质,进行实验并持续观察实验现象.

编号主要实验操作实验现象
1甲中盛有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收集一试管气体铜片始终无明显变化
2甲中盛有大理石和稀盐酸,收集一试管气体铜片始终无明显变化
3甲处先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反应收集半试管气体,再换盛有大理石和稀盐酸的装置,继续收集至一试管气体一段时间后铜片变绿
4甲处先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反应收集半试管气体,再换盛有大理石和稀盐酸的装置,继续收集至一试管气体,并向气体中加入适量浓硫酸铜片始终无明显变化
【解释与结论】
(1)实验1的目的是验证只与氧气和水接触,铜片不生锈.
(2)实验2制取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3)得出“铜片变绿一定与O2有关”的结论,依据的两个实验是2和3(填编号).
(4)实验4中,试管内的气体主要含有氧气和二氧化碳.
(5)上述实验可推知,铜片变绿的条件是O2、CO2、水蒸气同时存在.
【讨论与交流】
(6)同学们猜想碱式碳酸铜与盐酸反应有二氧化碳生成,证明此猜想所需试剂是澄清石灰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就以下物质的鉴别方案展开了讨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利用CO2气体就能区分NaOH、Ca(OH)2和稀盐酸三种溶液
B.若有BaCl2溶液,就有办法鉴别NaOH、Na2CO3、Na2SO4
C.有酚酞溶液,就能鉴别盐酸、Na2CO3和KNO3三种溶液
D.不用其它任何试剂就能将HCl、BaCl2、Na2CO3三种溶液鉴别出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某研究小组进行与NH3有关的系列实验.
(1)将NH3通入溴水中,有N2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3Br2=6HBr+N2
(2)为验证“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该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图中B管的容积是A管的2倍,活塞K1、K2、K3、K4、K5均关闭(固定装置和尾气处理装置略);HCl和NH3均不溶于石蜡油,也不与之反应;装置气密性好.
①在A管中充满与大气压强相等的干燥HCl气体.操作是关闭K3,打开K1、K2,从K2处通入干燥的氯化氢气体,直至K1处有白雾出现,关闭K1、K2.关闭K3和K5,开启K4,从K4处通入干燥的NH3,上下调节C,使B管充满与A管同压的干燥NH3.(注:HCl+NH3═NH4Cl(固))
②缓缓开启K3,A管中的现象是产生白烟.要达到实验目的,当反应完成并恢复到室温时,B管中预期的现象是B端中恰好充满石蜡油且石蜡油不进入A管;若观察不到预期现象,主要原因是A管中的氯化氢中混有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8.100克石灰石样品与100克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为167克.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为33克;
(2)求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