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有一种与另外三种不同.请把它写在横线上.
A.铜丝、红磷、空气、氯化钠:空气.
B.氢气、水、二氧化碳、氧化镁:氢气.

分析 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是:是否由一种物质组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是否由一种元素组成.

解答 解:铜丝、红磷、氯化钠都是由一种物质组成,都属于纯净物;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水、二氧化碳、氧化镁都属于化合物,还属于氧化物,氢气属于单质.
故答案为:空气;氢气.

点评 解答本题关键是知道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某研究小组欲检验草酸晶体样品分解产物,并测定样品中草酸晶体的质量分数(假设杂质不参与反应).已知:浓硫酸可作为干燥剂;草酸晶体(H2C2O4•2H2O )的性质见表:
熔点沸点热稳定性其他
101℃~102℃150℃~160℃升华100.1℃分解出水,175℃分解成CO2、CO、H2O与 Ca(OH)2反应产生白色沉淀(CaC2O4
(1)图 1 是加热装置.最适宜的加热分解草酸晶体装置是C.若选装置 a 可能会造成的后果是固体药品熔化后会流到试管口;若选装置B可能会造成的后果是冷凝水会倒流到试管底,造成试管破裂.
(2)图 2 是验证热分解产物中含 CO、CO2的装置.
①装置 A 的作用是除去草酸蒸气,防止对二氧化碳的检验产生干扰,气囊的作用是收集未反应的一氧化碳,防止空气污染.
②证明存在 CO2的现象是B装置内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存在 CO 的现象是D装置中黑色固体变红.
(3)为测定样品中草酸晶体的质量分数,设计如下方案:称取一定量样品,用上述装置进行实验,称量装置D反应前后的质量差.由此计算出的实验结果比实际值偏低,排除仪器和操作因素,其可能原因:一氧化碳没有全部与氧化铜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根据要求填空:
(1)澄清石灰水中溶质的化学式Ca(OH)2
(2)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元素符号为Br.图中x=7,Br属于非金属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下图表示的微粒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C(填序号,下同),与Br化学性质相似的是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长期盛放石灰水的瓶子内壁常附着一层白色物质,这种白色物质是碳酸钙;这层白色物质可用稀盐酸除去,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C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有一瓶无色气体,它可能是由N2、H2、CO、CO2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的,按图示操作先通入装有石灰水的试管,再点燃气体,观察到以下现象:现象: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干冷烧杯壁上没有出现水珠.
分析:此气体中一定有CO2、CO、一定没有H2可能有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4.请你参与某学习小组的探究活动,并回答相关问题:
发现问题:小丽发现盛水的铁锅在与水面接触的部位最易生锈;小茜发现自己的铜质眼睛框表面出现了绿色的铜锈;小玲发现苹果切开不久,果肉上就会产生一层咖啡色的物质,好像生了“锈”一般.
提出问题:这三种物质“生锈”的原因是什么?
收集证据:(1)回忆已有知识: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
(2)查阅有关资料:“铜锈”主要成分是Cu2(OH)2CO3(俗称铜绿);苹果“生锈”是果肉里的物质(酚和酶)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一系列的反应,生成咖啡色的物质.
(3)实验探究:将四小块铜片分别按如图所示放置一个月,观察现象如下:
实验
装置
实验
现象
铜片不生锈铜片不生锈铜片不生锈铜片生锈且水面
附近锈蚀最严重
由实验可知:铜生锈是铜与水、氧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
(4)反思与应用:利用所得结论进行填空:
①写出一种防止铁或铜等金属制品生锈的具体方法保持金属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
②请你提出一条延长食品保质期的建议将食品进行真空包装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小张同学完成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对制取CO2的反应后的废液进行了探究,请你帮他一起完成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废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作出猜想】①废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钙.②废液中的溶质除了氯化钙还有HCl(填化学式).
【进行实验】为了验证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化学方程式
 1、取少量废液向试管中滴加2-3滴碳酸钠溶液. 有气泡产生 废液中含有氯化钙;
废液中含有氯化氢
 2、向试管中倒入较多的碳酸钠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2CO3+CaCl2═CaCO3↓+2NaCl
【结论】:通过以上探究,猜想②正确.
【反思】:若实验操作2加入的碳酸钠与废液中的溶质恰好完全反应,这时溶液的PH值为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请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A、氢气  B、氧气  C、水  D、二氧化碳
(1)支持一般可燃物燃烧的是B 
(2)充灌探空气球的是A
(3)常用于制汽水的是D
(4)最常见的溶剂,最重要的自然资源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溶于水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B.碳燃烧时氧气不足时生成一氧化碳,氧气充足时生成二氧化碳
C.浓度大时都可以使人致死,因此都有毒
D.煤炉上放一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