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一氧化碳的方法是
A.将一氧化碳倒出 | B.将气体点燃 |
C.将气体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中 | D.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
D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分析。
A.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一氧化碳,且二氧化碳密度大,一氧化碳密度小,故无法将一氧化碳倒出,错误;
B.虽然一氧化碳可燃,但由于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少量一氧化碳,且二氧化碳不可燃也不支持燃烧,所以根本就不能点燃一氧化碳,错误;
C.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能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故将混合气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后,会将主要物质二氧化碳吸收,错误;
D.混合气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时,由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会与之反应而转化成二氧化碳,最后就只剩下二氧化碳,正确。故选D
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点评: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分析杂质和主要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保证只与杂质反应,不与主要物质反应,且除杂时不会生成新的杂质。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
10% 1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2届广东省九年级学业考试(信息卷二)化学试卷(带解析) 题型:问答题
(13分)根据实验要求,分析作答。下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按要求回答问题:
(1)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
(2)实验室若以高锰酸钾为原料用装置A来制取氧气,则装置A需要改进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可以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CO2。此外,CO2也可以用碳酸氢钠(NaHCO3)固体加热分解(产物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来制取,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此法来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
(4)装置F可用来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 ,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的结果________(填“有”或“没有”)明显影响。
(5)丽丽用家里的小针筒和废药瓶组装成一套微型装置(如右图所示)来替代上图中的装置B,固体只需极少量、液体用量也很少(或只需1~2小滴),相对用装置B做实验的优点是________(填序号):
①节约药品用量 ②能完全消除废液排放
③能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④产生的气体不含任何杂质
(6)设计右图,除去氧气中混有的少量二氧化碳气体,并收集一瓶氧气,除杂时混合气体的气流方向是由 ________(填“a”或“b”)端进入洗气瓶。用该装置验证二氧化碳是否与水反应:提供的药品有:
①紫色石蕊溶液;②紫色石蕊试液染成的干燥纸花。
A、B中应依次盛放________(填药品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1-2012学年广东省九年级学业考试(信息卷二)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简答题
(13分)根据实验要求,分析作答。下图所示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按要求回答问题:
(1)写出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
(2)实验室若以高锰酸钾为原料用装置A来制取氧气,则装置A需要改进的地方是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可以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CO2。此外,CO2也可以用碳酸氢钠(NaHCO3)固体加热分解(产物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来制取,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用此法来制取CO2,应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_(填序号);
(4)装置F可用来测量生成的CO2气体的体积,其中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 ,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的结果________(填“有”或“没有”)明显影响。
(5)丽丽用家里的小针筒和废药瓶组装成一套微型装置(如右图所示)来替代上图中的装置B,固体只需极少量、液体用量也很少(或只需1~2小滴),相对用装置B做实验的优点是________(填序号):
①节约药品用量 ②能完全消除废液排放
③能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④产生的气体不含任何杂质
(6)设计右图,除去氧气中混有的少量二氧化碳气体,并收集一瓶氧气,除杂时混合气体的气流方向是由 ________(填“a”或“b”)端进入洗气瓶。用该装置验证二氧化碳是否与水反应:提供的药品有:
①紫色石蕊溶液 ;②紫色石蕊试液染成的干燥纸花。
A、B中应依次盛放________(填药品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