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探究物质性质
二氧化碳是否可以溶于水,很难直接观察到现象,可以通过                         的变化来间接感知。同样,研究氢氧化钠溶解于水时是吸热还是放热,就是利用                           的变化引起了U形管内水位的变化,使                          (填a或b)处的水位升高的。
气压("瓶子变瘪"或"瓶子形状"等均可);温度("气压"或"气体体积"等均可);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7、(A)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了酸、碱、盐的知识后,对课本中“酸、碱、盐之间并不是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这句话产生了兴趣,展开了探究性学习.
(1)【提出问题】发生复分解反应应具备哪些条件?
(2)【活动探究】该小组同学进行以下四组实验,发现均能反应,请写出④的化学方程式:
①硝酸钡溶液与稀硫酸     ②稀硫酸与碳酸钾溶液 ③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④硝酸钡溶液与碳酸钾溶液:
Ba(NO32+K2CO3═BaCO3↓+2KNO3

(3)【理论分析】上述反应为什么能够发生?是因为在这些反应物的溶液中有特殊的阴、阳离子,它们两两结合生成了沉淀或气体或水.如:
①中有Ba 2++SO42-→BaSO4↓  ②中有H ++CO32-→H2O+CO2
③中有H ++OH-→H2O        ④中有
Ba2+和CO32-
两种离子,所以才发生化学反应.
(4)【理论分析】经过分析,该小组同学得出以下结论:生成物中是否有沉淀或气体或水,是判断酸、碱、盐之间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的主要条件.
(5)【形成网络】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某些离子,就可以形成一种知识网络.在网络中,用“--”相连接的阴、阳离子间能两两结合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
现有Ca 2+、HCO3-两种离子,请将它们填入下面合适的“”内,使其形成一个更为完整的复分解反应的知识网络.

(B)探究物质性质

二氧化碳是否可以溶于水,很难直接观察到现象,可以通过
压强
的变化来间接感知.同样,研究氢氧化钠溶解于水时是吸热还是放热,就是利用
压强
的变化引起了U形管内水位的变化,使
b
(填a或b)处的水位升高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3?香洲区模拟)图1中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编号①的仪器名称:
锥形瓶
锥形瓶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的装置是
AEF
AEF
(填字母);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KClO3
MnO2
.
2KCl+3O2
2KClO3
MnO2
.
2KCl+3O2
.若收集的氧气,供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使用,在集气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请写出防止污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NaOH+SO2=Na2SO3+H2O
2NaOH+SO2=Na2SO3+H2O

(3)实验室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并控制二氧化碳产生的速率应选择的装置是
BDH
BDH
,该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CaCO3+2HCl=CaCl2+H2O+CO2
; 制得的二氧化碳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氢气体与水蒸气,欲使用 I、J 装置将以上杂质气体除去,则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混合气体→
cdab
cdab
(用端口字母表示).
(4)用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探究物质性质.
①当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I、Ⅱ装置,可进行的实验是
b
b
(填字母).
a.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b.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②当打开K2、关闭K1时,可以利用I、Ⅲ装置制得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若要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应向烧杯的水中加入
石蕊试液
石蕊试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0?平谷区一模)探究实验:

(1)探究物质性质上述A、B两个实验都是通过
压强
压强
的变化来间接感知.B实验中
b
b
(填a或b)处的水位升高的.
(2)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

探究燃烧的条件:
实验中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它是通过控制可燃物是否与氧气接触和控制
可燃物温度是否达到着火点
可燃物温度是否达到着火点
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能证明燃烧必须与氧气接触的实验现象是
水下的白磷不燃烧而铜片上的白磷燃烧
水下的白磷不燃烧而铜片上的白磷燃烧
;采用了
对比
对比
的实验手段
(3)物质性质的应用:
实验序号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结论
实验1
测定草木灰的主要成分
测定草木灰的主要成分
有气泡冒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有气泡冒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图1装置探究制取气体的原理、方法及性质.结合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a
长颈漏斗
长颈漏斗

(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H2O2
 MnO2 
.
 
2H2O+O2
2H2O2
 MnO2 
.
 
2H2O+O2
,可选用上图中的B、C组合装置来进行制取和收集,其验满的方法是
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看是否复燃
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看是否复燃

(3)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NH3),已知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若要制取并收集氨气应选的装置组合是
AD
AD
(填序号),将收集满氨气的集气瓶倒扣在滴有无色酚酞的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集气瓶内水面上升,由无色变为红色
集气瓶内水面上升,由无色变为红色

(4)该小组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既可用于制取气体,又可用于探究物质性质. ①当打开K1、关闭K2时,可用于实验室制取并收集
氢气
氢气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Zn+H2SO4═ZnSO4+H2↑(或Zn+2HCl═ZnCl2+H2↑)
Zn+H2SO4═ZnSO4+H2↑(或Zn+2HCl═ZnCl2+H2↑)

②当打开K2、关闭K1时,可以利用此装置制得二氧化碳并验证其性质.若要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应向烧杯的水中加入
紫色石蕊试液
紫色石蕊试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3?昭通)(1)用石蕊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进行如下操作,能够观察到纸花变红的是
D
D


(2)下列A、B是探究物质性质的实验:

二氧化碳是否可以溶于水,很难直接观察到现象,可以通过A中塑料瓶
变瘪
变瘪
的变化来间接感知.同样,研究氢氧化钠溶解于水时是吸热还是放热,可利用密闭的广口瓶内
气压(或温度)
气压(或温度)
的变化引起U形管内水位的变化,若
b
b
(填a或b)处的水位升高,则是放热.
(3)一包黑色粉末可能是由氧化铜和碳粉中的一种或两种物质组成,某学校科学小组为确定其成分,取少量该黑色粉末于烧杯中,加入过量稀硫酸,充分搅拌后观察.下表是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与对应结论,请你填写下表中空白处的相关内容:
现象 结论
溶液呈蓝色,有黑色不溶物
溶液呈蓝色,有黑色不溶物
含CuO、C
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有黑色不溶物 只含
C
C
通过实验及分析,确定该粉末为氧化铜和碳粉混合物,为了进一步探究它们的性质,探究小组又利用这种混合物补充做了如图所示实验:

①试管a中的化学方程式为
C+2CuO
 高温 
.
 
2Cu+CO2
C+2CuO
 高温 
.
 
2Cu+CO2

②氧化铜和碳反应属于
置换
置换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③最能说明a试管中氧化铜和碳已完全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b中的导管口不再产生气泡(合理即可)
b中的导管口不再产生气泡(合理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