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在学习中我们了解到常用制取氧气的方法有如下图所示的四种:请回答问题:

(1)工业上常采用途径丁来制取氧气,这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以绿色化学的理念,你认为甲、乙、丙三种制取氧气的途径中_________________(填“甲”、 “乙”或“丙”)途径更能体现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

(2)下列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一些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

①写出仪器的名称:a________。

②装置 A 有一处明显的不符合题意,可以通过调节螺旋按钮_______________(选填“K1”、“K2”、“K3”)进行改正。

上述装置改正后,请回答以下问题。

③实验室采用途径甲制取氧气,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________。 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________(填编号),试管口要放__________,目 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 E 装置收集气体,当__________时开始收集氧气,将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________放在桌面上。

④采用途径乙制取氧气,如需随时控制生成气体的量并节约药品,发生装置最好选用________(填编号),若将装置中的注射器换成长颈漏斗,此装置的优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用D装置收集氧气,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已知甲烷(CH4)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两 种固体加热制取甲烷。你认为实验室制取甲烷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________ (填序 号);收集较纯净甲烷的装置是_____(填序号)(从C、D、E中选择)。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一氧化氮气体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且难溶于水的气体,能与空气中的氧气迅速反应。下列是实验室收集一氧化氮气体的正确方法是( )

A.向上排空气法 B.向下排空气法 C.排水法 D.以上方法都可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在化学反应A2+BC=B+A2C中,反应物BC与生成物B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若2 g A2和80 g BC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 A2C的质量为

A.64 g B.80 g C.18 g D.9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宿州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燃气灶能效标准的正式实施,标志着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燃气灶即将进入节能时代,如图是一款燃气灶的示意图。

(1)所示物质中含有的金属单质是___________(填一种即可)。

(2)燃气灶所用燃气包括煤气、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等,天然气属于__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写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熄灭燃气灶的方法是关闭阀门,其灭火的原理是__________。

(4)写出一种铸铁炉架防锈的合理方法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宿州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重铬酸钾(K2Cr2O7)可用于测定酒驾中的酒精(C2H5OH)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2Cr2O7中铬元素的化合价为+7

B.K2Cr2O7属于氧化物

C.C2H5OH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6

D.C2H5OH中C.H.O的原子个数比为2:5: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根据下列有关实验回答问题:

(1)A组实验是铁丝的燃烧实验。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再将铁丝伸入集气瓶内。

(2)B组实验是研究动物的呼吸作用的实验。实验过程中将观察到:澄清石灰水______,细玻璃管中的红墨水______(填“向左”或“向右”)移动,原因是_____________。

(3)C组实验是探究蜡烛燃烧的实验,蜡烛燃烧时火焰分__________层;取一干冷烧杯罩在蜡烛的火焰上方,观察到烧杯内______________,接着点燃了蜡烛刚熄灭的一缕白烟,该白烟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

(4)D组实验_______(填“能”或“不能”)比较MnO2和CuO的催化效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不完全正确的是(  )

A

蜡烛燃烧

B

实验操作安全常识

火焰三层﹣﹣外焰、內焰、焰心

温度最高﹣﹣外焰

熄灭蜡烛时的白烟﹣﹣石蜡

不可以将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气味

不可触摸药品和品尝味道

停止加热时,要用嘴吹灭酒精灯

C

测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成功关键

D

加热时试管破裂原因

装置﹣﹣气密性好

药品(红磷)﹣﹣足量

打开弹簧夹时机﹣﹣装置冷却

加热前﹣﹣没有给试管预热

加热时﹣﹣试管外壁沾有水珠

加热后﹣﹣立即用冷水冲洗

A.A B.B C.C 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西省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如图表示氢气和氯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试回答:

(1)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_。

(2)在反应中氢分子分裂为_____,氯分子分裂为_____,二者相互结合形成新的分子。

(3)保持氯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该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粒子是_____,不变的粒子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鞍山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图1)进行了有趣的探究和创新:图2是小芳同学改用玻璃棒加热创新点燃方式;图3是小明同学改用凸透镜聚焦太阳光创新点燃方式;图4是小博同学改用铜丝作反应物,直接用注射器测量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体积。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该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

(2)小芳同学改用灼热的玻璃棒在瓶内点燃红磷进行创新后,发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仍不到总容积的1/5,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A 集气瓶底部的水占了一部分体积

B 红磷过少

C 红磷未燃烧完就急着打开了止水夹

(3)图3小明同学对加热方式进行了改进,其优点是___________。

(4)小博同学在正式开始实验前(如图4),夹紧弹簧夹,将注射器活塞从20mL刻度处,推至1mL处,然后松开活塞。该操作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