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下列物质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某专家称能“水变油”“点石成金”
B.吸烟对青少年生长发育无害
C.生活中使用天然气做饭要通风透气
D.被毒鼠强药死的鸭水,煮熟后可以食用

分析 A、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分析;
B、吸烟对青少年生长发育有害;
C、生活中使用天然气做饭要通风透气;
D、被毒鼠强药死的鸭子有毒,不可食用.

解答 解:A、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水和油、石和金组成元素不同,错误;
B、吸烟有害健康,会对青少年生长发育造成危害,错误;
C、生活中使用天然气做饭要通风透气,正确;
D、被毒鼠强药死的鸭子有毒,不可食用,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在生活中的运用,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了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样品,对该溶液是否变质展开探究,探究过程如图所示(四只试管中盛放的均为氢氧化钠溶液样品).

【查阅资料】氯化钡溶液呈中性.
【活动与探究1】
(1)甲同学在做实验时观察到酚酞溶液变红色,由此得出的结论是原试液没有变质,其余同学都坚决反对,他们的理由是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2)乙同学观察到的现象:有气泡产生.
【结论1】通过实验,确定氢氧化钠溶液样品变质.
【提出问题】溶液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
【活动与探究2】丙、丁同学又分别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
(3)丙同学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酚酞试液变红色.
(4)丁同学向试管滴加过量的氯化钙溶液的目的是使碳酸钠完全反应,请写出丁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CO3+CaCl2═CaCO3↓+2NaCl.
(5)丙、丁两位同学的设计方案,你认为合理的是丁.
【结论2】通过实验,确定氢氧化钠溶液样品部分变质.
【拓展应用】要除去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杂质,可选择适量的AC.
A、Ba(OH)2溶液   B、CaCl2溶液
C、Ca(OH)2溶液     D.Ba(NO32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如图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有标号的仪器的名称:a长颈漏斗b集气瓶.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3)收集二氧化碳不能(“能”或“不能”)排水法,其原因是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4)证明集气瓶中充满二氧化碳的方法是把燃烧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燃烧的木条熄灭,说明已经收集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在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时,以下操作会导致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的是(  )
A.用量筒量取90mL水B.称取5g含杂质的氯化钠
C.搅拌后玻璃棒上有液体残留D.量筒中的水未完全倒入烧杯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4.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化学试剂.
(1)小明不慎将浓硫酸滴在书上,发现纸张变黑,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稀释一定量的浓硫酸时所需要的仪器为量筒和烧杯、玻璃棒.
(2)用硫酸按照如图的方式进行中和反应的实验,其化学反应方程式是H2SO4+Ba(OH)2=BaSO4↓+2H2O,向烧杯中逐滴滴入硫酸至过量的过程中,能够说明硫酸与氢氧化钡发生了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是有白色沉淀生成.取少许反应后的溶液,证明硫酸过量的操作及对现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B(填字母).
A.加入锌粉,产生气泡
B.另滴加NaOH溶液,搅拌后无明显现象
C.滴加石蕊溶液,溶液变红
D.加入小苏打溶液,有气泡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面和空气混合后不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A.面粉B.天然气C.氮气D.汽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康泰克等以前治疗感冒的常用药,因含有的PPA(苯丙醇胺)对人体有较大的副作用而被禁用.PPA的化学式为C9H13ON,它由四种元素组成,每个PPA分子中共有24个原子,各元素的原子能个数比n (C):n (H):n (N)为9:13:1:1各元素质量比为108:13:16: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绿色食品”都是绿色的植物
B.植物的光合作用有益于生态平衡
C.吸烟会危害人体健康,但不会污染环境
D.发电厂热水直接排入江河,有利于鱼类生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高锰酸钾受热分解: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