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氧气或二氧化碳是经常用到的仪器.请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编号仪器名称:①集气瓶;⑦锥形瓶.
(2)当制取较多量CO2时,制取装置的仪器组合是①②⑦⑧(选填序号).收集二氧化碳常用的方法是向上排空气法,原因是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收集二氧化碳时验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熄灭,证明已满.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资料:
1、乙炔(C2H2)是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
2、固体碳化钙[俗称电石(CaC2)和水在常温的条件下就能反应生成氢氧化钙[Ca(OH)2]

①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与实验室用双氧水(选填“高锰酸钾”或“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相同,还缺少的仪器名称是毛玻璃片,写出用该方法制取乙炔气体的化学方程式CaC2+2H2O=Ca(OH)2+C2H2↑.
②若用如图装置收集乙炔气体,进气口应为n端(选填“m”或“n”).
(4)如图所示,分液漏斗是化学实验室中常用的化学仪器,在上述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可用该分液漏斗置换原来的长颈漏斗,这样做的优点是控制加入稀盐酸的量,节约药品.

分析 (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进行分析;
(2)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进行分析;
(3)①根据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进行分析;
根据电石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乙炔进行分析;
②根据乙炔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进行分析;
(4)根据分液漏斗可以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进行分析.

解答 解:(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可知,①是集气瓶,⑧是长颈漏斗;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所以制取二氧化碳的仪器组合是:①②⑦⑧,二氧化碳不具有助燃性,验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熄灭,证明已满;
(3)①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所以制取乙炔气体的发生装置与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相同,收集满的气体需要用毛玻璃盖住集气瓶口,所以还缺少的仪器名称是毛玻璃片,电石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乙炔,化学方程式为:CaC2+2H2O=Ca(OH)2+C2H2↑;
②乙炔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所以若用如图装置收集乙炔气体,进气口应为n端;
(4)分液漏斗可以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所以在上述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中,可用该分液漏斗置换原来的长颈漏斗,优点是:控制加入稀盐酸的量,节约药品.
故答案为:(1)集气瓶,长颈漏斗;
(2)①②⑦⑧,向上排空气法,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熄灭,证明已满;
(3)①双氧水,毛玻璃片,CaC2+2H2O=Ca(OH)2+C2H2↑;
②n;
(4)长颈漏斗,控制加入稀盐酸的量,节约药品.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探究,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6月16日就要参加甘州区初中会考了,杨泽龙的妈妈为了给他增加营养,制定了爱心食谱:米饭,红烧排骨,鲫鱼汤,煎鸡蛋.
(1)米饭中主要含有的营养素是糖类(填“糖类”或“油脂”).为了使营养均衡,你建议应该增加的食物是蔬菜.(填“蔬菜”或“火腿肠”)
(2)下列关于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②.(填①或②序号)
①为了防止缺钙,青少年应大量吃钙片       ②幼儿或青少年缺钙可能患佝偻病
(3)杨泽龙的妈妈在厨房用到的下列物品中,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天然纤维的是②(填①~③序号,下同),属于金属材料的是①.
①铁锅      ②棉布围裙      ③合成橡胶手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或结论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烧杯里称量
B.在量筒中稀释浓硫酸
C.排水法收集O2时,看到水槽内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便立即收集
D.用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5.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根据下表(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回答有关问题:

周期
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0
23  Li

6.941
4  Be

9.012
5  B

10.81
6  C

12.01
7  N

14.01
8  O

16.00
9  F

19.00
10  Ne

20.18
311  Na

22.99
12  Mg

24.31
13  Al

26.98
14  Si

28.09
15  P

30.97
16  S

32.06
17  Cl

35.45
18  Ar

39.95
(1)第三周期共有非金属元素5种.
(2)第11号元素与第17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NaCl,构成该物质的微粒是离子(选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3)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纵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bd(选填选项字母);
a.C和Ne      b.Be和Mg      c.Al和Si       d.F和Cl
(4)第9号氟元素和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氢氟酸(HF)可用于玻璃雕刻,其主要原理是氢氟酸与玻璃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硅(SiO2)发生反应,生成四氟化硅气体(SiF4)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HF+SiO2═SiF4↑+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如图1是某试剂瓶标签上的内容.

(1)要把10g这种浓硫酸稀释为10%的硫酸,需要水的质量是88g.在用量筒量取水时若是俯视读数,将导致稀释后的硫酸溶液质量分数>(填“>”、“<”或“=”)10%.
(2)试计算用上述稀释用的稀硫酸测定50gBaCl2溶液的质量分数,实验数据如图2所示,写出具体的计算过程.((已知:BaCl2+H2SO4=BaSO4↓+2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
A.氢气和液氢都可以做燃料--相同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
B.用警犬搜救地震中被埋人员--分子在不断运动
C.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原子间隔变大
D.水烧开后把壶盖冲起--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t℃时,硫酸铜的溶解度为25g.在100g t℃时的硫酸铜饱和溶液中加入1.6g无水硫酸铜粉末,若温度不变,则可析出胆矾2.9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有盐酸、氯化铜、碳酸钾、氢氧化钡和硫酸镁五种溶液,其中氢氧化钡 能跟其余四种溶液都发生反应,这些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复分解反应,其中有3个反应产生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种物质能相互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
(1)若A和B是黑色固体,C和D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E是人体含量最多的物质,F是紫红色的金属.则C的化学式为CO;对于①和②两反应的基本类型不可能是B.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2)若A可以与酸、碱、盐三类物质发生反应,D是食盐的主要成分,C和F都是无色气体,反应①和②都有白色沉淀生成.则F的化学式为H2;请你写出B→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Cl+AgNO3=AgCl↓+H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