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符号——模型”,认识物质的一种方法。
(1)图1为乙醇和二甲醚的分子结构模型。 关于两者的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填标号)。
A 均属于化合物 B 性质完全相同 C 化学式均为C2H6O
(2)化学上用示原子核内有1个质子和1个中子的氢原子,如图2。
① 、与这三种原子均属于氢元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②下图所示模型能正确表示原子结构的是_______(填标号)。
(3) 我国科学家研究出碳化钼(Mo2C)负载金原子组成的高效催化体系,使水煤气中的CO和H2O在120℃下发生反应,反应微观模型如下图所示。
①反应微观模型中,除钼外还有_______种元素。
②该反应过程:a 构成催化剂的各原子_______(填“有”或“没有”)变化。
b 金原子对_______(填“CO”或“H2O”)起催化作用。
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答案】AC 质子数相同 A 4 没有 CO CO+ H2O H2 + CO2
【解析】
(1)A、由乙醇和二甲醚的分子结构可知,化学式都是C2H6O,均属于化合物,故A正确;
B、乙醇和二甲醚的分子结构不同,无论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不可能完全相同,故B错误;
C、由乙醇和二甲醚的分子结构可知,化学式都是C2H6O,故C正确。故选AC。
(2)①、与这三种原子均属于氢元素的原因是质子数相同;
②原子结构的是质子数为1,质子数+中子数=3,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原子中,核外电子数为1,质子数为1,中子数为2,故选A;
(3)①反应微观模型中,除钼外还有金、碳、氧、氢4种元素;
②根据图示可知,该反应过程中
a 构成催化剂的各原子没有变化。
b 金原子对CO起催化作用。
c 该反应是一氧化碳与水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氢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 H2O H2 + CO2。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单质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 前后的模拟模型如下图所示.
(1)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是 _____;
(2)反应后物质属于 _____(纯净物或混合物),每个生成物分子由 _____个原子构成;
(3)该反应基本类型属于 _____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2019年中国水日主题是“坚持节水优先,强化水资源管理”。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一)自然界的水。
(1)从物质变化及分子角度看,自然界的水循环主要是由_____的运动引起的。
(二)生活中的水。
我国生活饮用水的标准(摘录部分):
感官指标:水质无色无味且澄清透明。
化学指标:pH6. 5~8. 5;总硬度<250mgL (以碳酸钙计);铜<1. 0mg/L,铝<0. 2 m……
细菌学指标:细菌总数<100个/mL等。
(2)自来水厂过滤前常加入明矾,明矾的作用是_____, 再用来吸附色素和异味,从而达到感官指标。
(3)生活中鉴定硬水、软水的方法是:取少量水样,加入_____ , 出现_____现象的为硬水。生活中若要对硬水进行软化,可采取的办法是_____。
(三)探究水的组成
某校化学兴趣小组想亲自感受科学家的探究历程,他们选择了如图的装置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水导电性弱,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增强导电性。
(进行实验)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
(实验观察)
(4)与直流电源_____(填“正”、“负”)极相连的a管内产生较多气泡,中间球形容器内液面缓慢_____(填“下降”、“不变”或“上升”),小组成员用燃着的木条分别在两个玻璃尖嘴导管口检验产生的气体,放在b端管口燃着的木条_____。
(实验总结)
(5)a管玻璃尖嘴处发生的化学反应符号表达式是_____。水通电分解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水是由_____组成的。
(6)下列关于电解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A 水分子发生了改变
B 氢原子和氧原子没有发生变化
C 水分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
D 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E 氢、氧两种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用数字和化学符号表示:
①3个氮分子________,
②碘原子________,
③硫离子________,
④铵根________,
⑤碳酸________,
⑥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________。
(2)化学世界千变万化,请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①加热碳酸氢铵固体________,
②石蜡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
③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
以上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有________(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如图所示,按要求回答问题:
(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 ,图F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 ;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填字母)。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反应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
(4)若用排空气法收集一瓶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的是同学们熟悉的几种物质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甲、乙、丙、丁都是氧化物,甲和乙在常温下都是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丙常温下是气体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C______;丙______。
(2)甲→A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该反应中物质B的作用是_________。
(3)若丁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写出A→丁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4)若丁是一种黑色固体,则A→丁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活动探究三:蜡烛燃烧的探究
甲乙两小组按下图所示实验探究蜡烛的燃烧产物,获得了不同的实验现象。
甲组: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
乙组: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烧杯底部附着有黑色固体
【提出问题】同学们查阅教材实验,得知无色液滴是水(H2O),但黑色固体是什么呢?
【猜想】 小芳同学猜想黑色固体的主要成分是碳,小勇同学猜想是二氧化碳,你认为哪位同学猜想合理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验证】利用下图所示装置,甲、乙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以下方案进行实验验证你的猜想。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
甲组 | 取少量该黑色固体于a中,通入空气,点燃酒精灯加热。 | 黑色固体燃烧,不剧烈,发出_______光, b中溶液变浑浊。 |
乙组 | 取少量该黑色固体于a中,通入______,点燃酒精灯加热。 | 黑色固体剧烈燃烧,发出白光,b中溶液变浑浊。 |
【分析与结论】
(1)实验结束时,停止通入气体,后续两步操作的顺序应是_____
A. 先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再移走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
B..先移走澄清石灰水的试管,再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
(2)b中的实验现象说明黑色固体燃烧生成了____________。
【反思】
(1)进一步实验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位置越低,产生黑色固体越多。查阅资料可知:蜡烛+氧气(足量)→二氧化碳 + 水;蜡烛+氧气(少量)→ 一氧化碳 + 水;……
由此推测乙组实验产生黑色固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甲、乙小组最终证明了蜡烛中一定含有_____(填字母序号)。
A. 碳、氢和氧三种元素 B. 碳和氧两种元素 C. 碳和氢两种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编号为①的仪器的名称为_____;
(2)某同学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选用B,并在试管口塞入一团_____;原因是_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_;用D装置收集氧气时,气体应从_____端通入。
(3)实验室用装置E制取二氧化碳,与装置 C相比,其优点为_____某同学欲测定一处山洞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需要收集一瓶气体样 品做实验,写出收集该气体样品的具体操作是_____;
(4)乙炔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的可燃性气体。实验室常用电石(固体)与水反应制取乙炔,由于反应太剧烈,常用饱和氯化钠溶液代替水。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取乙炔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发生装置最好选择装置A
B 用装置D收集乙炔时,气体应由b端进入
C 用装置D装满水收集乙炔时,气体应由a端进入
D 如果要收集得到较纯净的乙炔可用排水法收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金属是现代生活和工业生产中应用极为普遍的一类材料。
(1)青少年看书、写字一定要爱护眼睛,台灯在光线不足时常用照明用具。图1中灯管后面的反光片为铝箔铝块能制成铝箔利用了铝的________性;
(2)Mg、Cu、Fe三种金属在稀盐酸里的反应现象如图2所示。图2中X所代表的金属是_______(填“Cu”或“Fe”);
(3)下列有关金属元素及其单质、化合物排列顺序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Mn元素的化合价
B利用金属的年代:
C铜元素的质量分数
D元素的含量
(4)金属的开发和利用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标志。美国普度大学研发出一种制备氢气的新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①此流程中,铝镓(Ga)合金__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循环使用;
②写出铝镓合金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某金属粉末中除含有Al外还含有一定量的Fe和Cu,为证明Fe和Cu的存在并测定其中Al的质量分数,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展开了如下的实验探究。
资料在线:Al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溶于水的偏铝酸钠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H2O+2NaOH=2NaAlO2+3H2↑),Fe和Cu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①请完成证明金属粉末中存在Fe和Cu的实验设计: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I.取少量的金属粉末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仅除去铝 |
II.将试管静置,弃去上层清液,加入足量的_____________(填试剂名称)。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证明含有铁 |
III.将试管静置,弃去上层清液,多次洗涤剩余固体 | 剩余固体呈紫红色 | 证明含有铜 |
②为探究该金属粉末中Al的质量分数,取20 g该金属粉末,把100 g氢氧化钠溶液平均分成5份依次加入,充分反应后,过滤出固体,将其洗涤、干燥、称量。实验过程中得到的部分数据与图象如下:
加NaOH溶液的次数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 |
剩余固体的质量/g | 1 7.3 | n | 11.9 | … |
I以上数据可知,上表中n的值为___________;
II该金属粉末中Al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