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在实验探究课上,老师给了同学们一包红色粉未,该粉末是铜粉和氧化铁粉中的一种或两种.同学们为了确定该粉末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问题.
[提出猜想]假设l:红色粉末是铜粉;
假设2:红色粉末是氧化铁粉;
假设3:红色粉末是 .
[实验探究]某同学为进一步确定红色粉末的组成,称取该粉末5.0g装入硬质玻璃管中,按下图装置在通风橱中进行实验.开始时缓缓通入CO气体,过一段时间后再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仍继续通CO气体直至玻璃管冷却.反应前后称量相关装置和物质的总质量,其数据如下表:
[交流讨论]
(1)应该选择 组的实验数据来计算确定组成,不选择另一组的理由是 .最终计算结果表明:该红色粉末的组成是假设 (填序号)成立.
(2)写出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中观察到A装置中的现象为 .
(3)为了防止溶液倒吸,本实验停止加热前是否需要先断开A和B的连接处?请判断并说明理由: .
[反思评价]
(1)从环保角度,该装置有严重不足之处.你认为应该如何改进? .
(2)实验开始时要先通入CO,把装置中的空气排尽后再加热,以防发生爆炸.检验装置中的空气已排尽的方法是 .
【答案】[提出猜想]铜粉和氧化铁粉的混合物
(1)Ⅰ;少量石灰水不能完全吸收生成的CO2; 3
(2)Fe2O3+3CO2Fe+3CO2;红色粉末部分变成黑色
(3)不需要;因为停止加热后继续通CO气体直至玻璃管冷却.
[反思评价](1)用气球收集尾气或点燃尾气.(2)收集尾气验纯.
【解析】[提出猜想]
红色粉末是铜粉;红色粉末是氧化铁粉;红色粉末是铜粉和氧化铁粉.
[交流讨论]
(1)应该选择Ⅰ组的实验数据来计算确定组成,不选择另一组的理由是少量石灰水不能完全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会影响计算结果;
Ⅰ中减少的质量即为氧化铁中氧元素的质量,氧元素质量为:27.3g﹣36.1g=1.2g,
氧化铁的质量为:1.2g÷(×100%)=4g,铜的质量为:5.0g﹣4g=1g,
计算结果表明:该红色粉末的组成是假设3成立.
(2)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2Fe+3CO2;
实验中观察到A装置中的现象为部分红色粉末变成黑色.
(3)不需要,因为停止加热后继续通CO气体直至玻璃管冷却,不会导致溶液倒吸.
[反思评价]
(1)从环保角度,改进方法是:用气球收集尾气或点燃尾气.
(2)实验开始时要先通入CO,把装置中的空气排尽后再加热,以防发生爆炸.检验装置中的空气已排尽的方法是收集尾气验纯,如果一氧化碳纯净了,则说明空气已经排尽.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A、B、C、D、E、F六种物质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表示可以向箭头所指方向转化).其中A、C常温下为无色液体且组成元素相同,D为黑色固体,E是人途呼出的主要气体,F常温下呈固态,可用于照明。
(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B 、F
(2)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①A→B+C ;②B+D→E 。
(3)写出E物质的检验方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物质分别放入一密闭的充满氧气的集气瓶里,充分燃烧后,冷却至室温,由于瓶内压强的明显减小,使瓶塞难以启开的是
A.木炭 B. 红磷 C. 蜡烛 D. 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学习小组选择“活性炭的吸附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的课题进行研究,以下是他们探究的过程:
提出假设:活性炭的吸附效果和活性炭的量有关
完成实验:按下表进行实验,取容积相同的集气瓶(125ml),收集满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并进行编号,记录颜色消失的时间。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要完成本实验,实验标号2中活性炭的纯度应该为
(1)该探究过程得出的结论是:
反思:
某品牌冰箱的除味剂主要成分是活性炭,其说明书中写到“切勿靠近高温”,原因是活性炭具有: 写出能反映该性质的化学方程式:
(3)活性炭的吸附效果还和那些因素有关?请你帮他们继续探究(只要求提出假设和实验方案)。
假设:
实验方案:
(4)人们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还可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过多摄入食盐,对高血压病的防治不利。请回答:
(1)低钠盐中的氯化钾能补充人体所需的 (填“常量元素”或 “微量元素”)。
(2)氯化钠中钠元素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
(3)正常人每人每日摄入钠元素最大的适宜量为 mg(计算结果取整数)。
(4)“粗盐精制”的实验过程中需要经过溶解→ → →结晶,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制作的仪器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