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人工树叶”可用于发电。它有一个太阳光收集器,夹在两片薄膜之间。将这两片薄膜放入水中,在阳光的照射下,会生成氧气和氢气。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H2O2H2↑+O2↑ 【解析】在阳光的照射下,会生成氧气和氢气,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苏州市2018届九年级第二次模拟测试化学试卷(2) 题型:单选题
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 酸雨的形成原理:CO2 + H2O=H2CO3
B. 利用赤铁矿炼铁:Fe3O4+4CO3Fe+4CO2
C. 不能用铁制容器配制波尔多液:2Fe + 3CuSO4 = Fe2(SO4)3 + 3Cu
D. 铜绿的形成:2Cu+O2+H2O+CO2 =Cu2(OH)2CO3
D 【解析】A、酸雨的形成原理是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SO2+H2O=H2SO3,错误;B、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2O3不是Fe3O4,利用赤铁矿炼铁,在高温下CO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 2Fe+3CO2,错误;C、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Fe+CuSO4═FeSO4+Cu,错误;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东营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五四学制)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化学用语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①两个氯气分子________②氩气_______③三个硫离子___________
④标出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符号“3NO2”中数字的含义:
①“3”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2”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2Cl2 Ar 3S2- 3个二氧化氮分子 一个二氧化氮分子中有2个氧原子 【解析】(1)①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两个氯气分子可表示为:2Cl2; ②氩气属于稀有气体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其化学式为Ar; ③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东营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五四学制)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为了控制日趋严重的温室效应,科学家采用“组分转化”技术,将CO2和H2在一定条件下合成一种化工原料,其化学方程式为 2CO2+6H2R+4H2O,则R的化学式
A. CO B. C2H4 C. CH4 D. CH4O
B 【解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O2+6H2R+4H2O,反应前碳、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2、12、4,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碳、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0、8、4,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R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C2H4。故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密云区2018届初三化学一模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我们常用实验探究的方法来研究常见物质的组成,如图
(1)实验A发生反应得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2)生活中,我们偶尔会看见蔗糖在锅里加热时间过长会变成黑色。那么蔗糖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呢?某同学用C装置进行实验(夹持和支撑装置略去)来测定蔗糖的组成。
小资料:
Ⅰ 铜丝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黑色固体氧化铜。
Ⅱ 蔗糖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实验步骤:先用酒精灯在玻璃管铜丝处加热,同时反复推拉注射器活塞,充分反应后,再将酒精灯移至蔗糖处进行加热。观察到玻璃管中蔗糖处生成黑色的固体,内壁有水珠出现。
实验结论:蔗糖中一定含有_____元素(写元素符号)。
实验分析:上述实验过程中,先对铜丝进行加热,并同时反复推拉注射器活塞的作用是______。
实验原理:与_____(填A或B)实验相同。
4P+5O2点燃 2P2O5 C 、H 、O ; 让铜丝将氧气消耗尽; B 【解析】(1)实验A是红磷在空气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 2P2O5;(2)先用酒精灯在玻璃管铜丝处加热,使铜丝和装置内的氧气充分反应,这样彻底消耗掉了装置内的氧气;同时不断反复拖拉注射器活塞,再将酒精灯移至蔗糖处进行加热,观察到玻璃管中蔗糖处留下黑色的固体,该黑色固体是碳,内壁有水珠,说...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密云区2018届初三化学一模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的理解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原理,老师利用传感器技术实时测定了实验装置(如图1)内的压强、温度和氧气浓度,三条曲线变化趋势如图2所示。下列关于此实验叙述不正确的是
A. X曲线表示的是温度变化 B. Y曲线表示的是氧气的浓度变化
C. 图2中BC段对应的变化进程是红磷燃烧 D. 图2中CD段对应的变化进程是水倒吸进广口瓶
D 【解析】A、红磷燃烧放出热量,温度升高,冷却后温度降低,X曲线表示的是温度;故正确;B、红磷燃烧放热温度升高,压强增大,同时消耗氧气,使气压减小,Y曲线表示的是氧气的浓度变化,故正确;C、图2中BC段是因为红磷燃烧放热造成的压强增大强于氧气减少造成的压强减小,故正确;D、图2中CD段对应的变化是因为红磷燃烧后消耗氧气,使气压减小的变化趋势,故错误。故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密云区2018届初三化学一模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与水混合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 食盐 B. 酒精 C. 石灰石 D. 蔗糖
C 【解析】A、食盐易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A错;B、酒精易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B错;C、石灰石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悬浊液,不属于溶液,故C正确;D、蔗糖易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D错。故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南山集团东海外国语学校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多选题
下列各组稀溶液中,不用其他试剂不能鉴别出来的是
A. Na2CO3、H2SO4、HCl、NaNO3 B. HCl、K2CO3、BaCl2、Na2SO4
C. CuSO4、NaOH、KNO3 、KOH D. NaOH、NaCl、HCl、FeCl3
AC 【解析】A. Na2CO3、H2SO4、HCl、NaNO3 ,盐酸有刺激性气味,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气体,碳酸钠与硫酸反应生成气体。 B. HCl、K2CO3、BaCl2、Na2SO4,盐酸有刺激性气味,与碳酸钾反应生成气体,碳酸钾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C. CuSO4、NaOH、KNO3 、KOH,硫酸铜蓝色溶液,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均生成蓝色沉淀。D. NaOH、NaCl、HCl、...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高明市2018届九年级第二阶段联考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实验室开放日,化学小组的同学来到实验室,对酸的性质很感兴趣,向老师提出研究硝酸的性质,老师高兴答应并带领同学们进行了硝酸性质的实验探究。
(1)(实验设计)
①将石蕊试液滴入稀硝酸中,预计石蕊试液由紫色变________色。
②将Zn片投入稀硝酸中,预计将产生氢气。
(2)(实验验证)
同学们按上述设计做了实验,却发现石蕊变色后一会儿即褪去,Zn片投入稀HNO3后,溶液中冒出气泡,产生无色气体A,在试管口气体A变成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
(提出问题)
①石蕊试液变色后为何会褪色?
②上述产生的无色气体是什么?硝酸具有哪些特性?
(查阅资料)
看到如此异常的现象,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上网查到了下列资料:
①硝酸可与Zn、Cu等多种金属反应生成相应的硝酸盐,但不生成H2。
②含氮元素的某些气态物质的物理性质:
NH3 | N2 | NO | NO2 | |
颜色 | 无色 | 无色 | 无色 | 红棕色 |
溶解性 | 极易溶于水 | 不溶于水 | 不溶于水 | 可溶于水或硝酸 |
(猜想与分析)
小明同学认为石蕊变色后又褪色的原因是由于试管不干净,含有其他杂质造成的,要证明小明的观点,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3)大家一致认同了红棕色气体B是NO2 , 但对于无色气体A及变化的原因有不同的看法:
①小丽同学认为A是NH3 , 但遭到了大家的一致反对,原是________。
②小强同学认为A是N2 , 也遭到大家的一致反对,原因是________。
③经讨论,最终大家获得了A是NO,NO在试管口遇氧气生成NO2的共识。
(4)(实验探究)
小红同学对硝酸与Cu反应很感兴趣,便取了一小块Cu片投入稀HNO3中,发现Cu片溶解,也出现了上述Zn与稀HNO3反应的类似现象,确认生成了NO,并在老师的帮助下,测出恰好反应的Cu和HNO3的化学计算量数之比为3:8,由此获得了Cu与稀HNO3的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
(5)(交流与反思)
①根据探究结果,请你解释稀HCl跟Cu不反应而稀HNO3却能跟Cu反应的原因________。
②实验室制取氢气________ (填“能”“不能”)用稀硝酸。
红 取少量稀HNO3于干净的试管中,滴入石蕊试液.观察实验现象 NH3极易溶于水,大多数气体会溶解在稀HNO3中.且在常温下NH3不易被氧化成NO2 N2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常温下,N2在空气中不能氧化成NO2 3Cu+8HNO3=3Cu(NO3)2+2NO↑+4H2O 铜不与稀HCl发生置换反应,是因为铜的金属活动性弱于氢.而稀HNO3具有强的氧化性,能与Cu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O等物质 不...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