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结合图中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带有标号的仪器名称:①试管②锥形瓶;
(2)连接图中B、E、F装置可测量生成二氧化碳的体积,其导管口的连接顺序为(填“b”或“c”)a→b→c→d.E装置中植物油上方的空气对测量结果没有(填“有”或“没有”)影响;
(3)常温下,甲烷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的无色气体.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固体混合物加热来制取甲烷气体,则实验室制取甲烷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A(填装置序号,下同),收集甲烷气体用D装置.

分析 (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进行分析;
(2)根据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所以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二氧化碳通入装置内使里面的压强增大,水被压入量筒内,所以里面的气体对实验结果无影响进行分析;
(3)根据实验室制取甲烷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甲烷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进行分析.

解答 解:(1)通过分析题中所指仪器的作用可知,①是试管,②是锥形瓶;
(2)二氧化碳溶于水,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二氧化碳通入装置内使里面的压强增大,水被压入量筒内,就可以测出水的体积,即二氧化碳的体积,所以里面的气体对实验结果无影响,导管口的连接顺序为a→b→c→d;
(3)实验室制取甲烷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甲烷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所以实验室制取甲烷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A,收集甲烷气体用D装置.
故答案为:(1)试管,锥形瓶;
(2)b→c,没有;
(3)A,D.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的探究,发生装置依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收集装置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称量、稀释、分离、事故处理等的做法符合实际的是(  )
A.在洁净的滤纸上放NaOH固体并在左盘上称量,操作时最好戴上防护眼镜
B.配制稀硫酸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量的浓硫酸,再慢慢注入水并不断搅拌
C.分离KNO3和NaCl固体,采用加热溶解、降温结晶、过滤的方法
D.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稀氨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实验室长期盛放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壁上常常会形成一层“白膜”,该“白膜”的名称是碳酸钙,这种“白膜”用水不能(填“能”或“不能”)洗去,原因:碳酸钙不溶于水要除去这层“白膜”可先加入稀盐酸(填名称)将其溶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CO2↑+H2O,再用清水冲洗干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请用图中仪器的名称按要求填空:

(1)用于夹持试管的仪器是试管夹;
(2)取用粉末状药品时一般选用药匙;
(3)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胶头滴管
(4)常用于给物质加热的仪器是酒精灯;
(5)既可用作反应容器又能直接受热的是试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某同学按右图装置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探究,结果发现实验后天平不平衡,由此得出这个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结论.这个结论是否正确?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近两年来,我国西南、北方、长江中下游等地先后遭遇大范围持续干旱.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了解水、爱护水资源.
(1)“水是生命之源”,饮用酸碱度过大或硬度过大的水都不利于人体健康.检验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肥皂水.请你说出生活中使硬水软化的一种常用方法煮沸.
(2)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②③(填序号).
①水能溶解很多种物质,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
②水通电可以得到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
③通过静置、吸附、过滤、消毒得到的水是纯净物
④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是防止水体富营养化的一项措施
⑤地球上水资源储量丰富,但可利用的淡水却很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关于O2、CO2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都含有氧分子
B.CO2可用于灭火
C.植物的光合作用可将O2转化成CO2
D.鱼类能在水中生活,证明氧气易溶于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如图是从元素周期表中截取的三种元素的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③中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2)若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则x=11.
(3)由①和②中元素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为Na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物理变化中,分子的组成和结构发生了改变
B.化学变化的过程就是分子的间隔和排列方式发生改变的过程
C.分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原子不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D.化学变化的实质是破坏旧分子,形成新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