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黄铜矿(主要成分CuFeS2)冶炼纯铜的主要工艺流程(流程中未涉及的杂质发生的反应不考虑)如下

(1)步骤Ⅰ生成的硫化亚铜(Cu2S)中,铜元素的化合价为 __________

(2)步骤Ⅱ中发生的主要反应如下:

①2FeS+3022FeO+2SO2,该反应中生成的气体溶于雨水,形成 ______,对环境产生了较大影响。

②硫化亚铜(Cu2S)与氧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氧化亚铜(Cu2O)和二氧化硫,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硫化亚铜与氧化亚铜反应:Cu2S+2Cu2O 6Cu+SO2

步骤Ⅱ在开始反应后,只需吹入空气就可继续进行,不需另用燃料加热,说明吹炼氧化时的反应大多为 _____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3)步骤Ⅲ中的反应体现了CO的什么性质?______________

【答案】+1 酸雨 2Cu2S+ 3O22Cu2O+2SO2 放热 还原性

【解析】

(1)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硫化亚铜(Cu2S)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2,所以铜元素的化合价为+1。

(2)①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气体含量较高。②根据题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2S+ 3O22Cu2O+2SO2 ③在开始反应后,只需吹入空气就可继续进行,不需另用燃料加热,说明吹炼氧化时的反应大多为放热反应。

(3)步骤Ⅲ中Cu2O转变为Cu,Cu2O是氧化剂,所以CO是还原剂,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下列流程模拟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制取铜的过程。

(1)木炭、氧化铜要研磨成粉末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通入的气体速度快好或是慢好_____________

(3)丙中产生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丙中生成物中可以循环的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

(4)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5)尾气不经过处理能否直接排放到空气中________(填“能”或“否”),原因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河源特产香菇中含有丰富的叶酸(C19H19N7O6),叶酸有促进骨髓中幼细胞成熟的作用,人类如缺乏叶酸可引起巨红细胞性贫血以及白细胞减少症等病症。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叶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____

(2)叶酸中CHNO的原子个数比是___________

(3)叶酸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__________

(4)441g的叶酸与________gNH4NO3含氧元素的质量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松油醇(C10H18O)是一种调香香精,多存在于松节油、芳樟油、玉树油、橙花油中。请回答:

(1)松油醇的相对原子质量____________

(2)松油醇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_____;碳元素与氢元素的原子个数比_____

(3)15.4克松油醇与_____克葡萄糖(C6H12O6)所含碳元素质量相等?(该问书写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研究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三位同学分别做了这样三个实验。

实验一:称量镁条的质量,在空气中点燃,待反应结束、冷却后,再称量生成白色固体的质量。

实验二:如图甲,将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放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称量,然后将两种溶液混合 (有蓝色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生成),过一会儿再称量。

实验三:如图乙,将装有稀盐酸的小试管放入装有大理石的烧杯中,称量,然后将稀盐酸与大理石混合,过一会儿再称量。实验数据见表:

编号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变化前

4.8g

118.4g

112.6g

变化后

8.0g

118.4g

111.0g

(1)表中数据看,这三个实验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前后物质质量(减小增大不变”):实验一______,实验二_____实验三_____

⑵这三个实验中,实验___(选填:”、“”)正确地反映了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

⑶从不能正确反映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质量关系的实验中,选择其中一个说明实验设计中的不当之处___,请写出该实验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⑷由此可得出,在选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必须在_____(密闭开放”)的体系中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部分装置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提示:装置C的多孔隔板,可以放置颗粒大小比孔径大的固体)

1)下表是初中几种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请你在横线上的空白处填上答案。

反应物

制取气体

发生装置(填字母)

收集装置(填字母)

大理石和稀盐酸

CO2

B____

_______

锌粒和稀硫酸

H2

B

D____

高锰酸钾

_______

A

E____

2)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若使用图1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____________(填“a”“b”)端通入。若通过连接图1和图2装置来测量氧气的体积,应将图2装置的c端与图1装置的_____________(填“a”“b”)端相连。

一段时间后量筒内的凹液面如图3所示,则集得氧气的体积是_______m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依据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下列得出的相应结论不正确的是

A. 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

B. 检验氢气的纯度时,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说明氢气不纯

C. 甲试管的铁钉生锈,乙试管的铁钉不生锈,说明铁钉只需与水接触就会生锈

D. 烧杯中下层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大于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老师的指导下,小华和小明利用如图1所示装置对氯酸钾制氧气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学习。

资料:

①氯酸钾的熔点约为356℃,二氧化锰的分解温度约为535℃。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受热物质的温度一般约为400℃左右;

②不同配比是指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质量比;

③氯酸钾分解时,传感器得到氧气浓度随温度的变化示意图(2)及不同配比时氧气浓度随温度的变化示意图(3)如下:

请回答问题:

1)二氧化锰在535℃以上分解生成四氧化三锰和氧气,其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2)分析图2,氧气的浓度随温度升高逐渐减小,在380℃突然增大的原因是氯酸钾分解温度______(高于等于低于”)其熔点。

3)分析图3,氯酸钾分解温度随物质配比变化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

4)为证实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小华利用如图4装置进行如表所示的实验:

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I

检查气密性

II

分别在“Y”形管两侧支管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和氯酸钾塞紧橡皮塞

III

分别用酒精灯先后加热二氧化锰和氯酸钾,用带火星木条放在导气管口。

加热左侧支管,可观察到

加热右侧支管,可观察到

IV

冷却后,将“Y”形管左侧支管中部分二氧化锰混入右侧支管中,振荡“Y”形管,加热,用带火星木条放在导管口。

加热时间短于步骤III,木条很快复燃。

请回答:

①完善步骤Ⅲ中的填空:加热左侧支管,可观察到_______,加热左侧试管的目的是_______加热右侧支管,可观察到_______

②步骤Ⅳ中,将二氧化锰混入右侧支管有余热的氯酸钾中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

③小华认为根据步骤Ⅳ的实验现象就能说明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但小明不同意她的观点,小明认为还需证明在此反应中二氧化锰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变。后来在老师的指导下,小华完善了实验方案,最终验证了自己的结论,则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组物质的变化中,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 冰雪融化,火力发电 B. 钢铁生锈,纸的燃烧

C. 蜡烛燃烧,蜡烛融化 D. 汽油挥发,食物腐烂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