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下列实验描述的现象中,不能体现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
    
A.石灰水变浑浊B.生成黑色的固体C.
 产生刺激性气体
D.发出白光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 解:A、石灰水变浑浊是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所以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新物质生成,故A错;
B、铁丝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属于黑色固体,所以生成黑色的固体,说明有新物质生成,故B错;
C、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有刺激性气味,产生刺激性气体说明有新物质生成,故C错;
D、蜡烛燃烧发出白光,这里的白光不能说明有新物质生成,灯泡发光放热属于物理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差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有关连接仪器方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将约$\frac{1}{2}$的单孔橡胶塞旋进试管口
B.玻璃管口一端旋进胶皮管一端
C.胶皮管与玻璃管连接前用水润湿管口
D.胶皮管一端塞进玻璃管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央视频道《是真的吗?》栏目中有一段视频:将“锡纸”剪成一段两头宽中间窄的纸条,然后两头分别连接电池的正负极,观察到“锡纸”立即燃烧.据此,某同学取“锡纸”进行了以下探究:
探究一:“锡纸”燃烧的原因
“锡纸”两端接入电池两极后造成短路致使“锡纸”燃烧,从燃烧的条件分析:开始“锡纸”不燃烧但短路后却能燃烧的原因是温度达到着火点(填“与氧气接触”或“温度达到着火点”).
探究二:“锡纸”中金属的成分
【提出问题】“锡纸”中的金属是锡吗?
【查阅资料】①“锡纸”是锡箔或铝箔
②锌粉是一种深灰色固体
③锡(Sn)与酸或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生成+2价锡的化合物
【提出猜想】猜想Ⅰ:“锡纸”中的金属是锡猜想Ⅱ:“锡纸”中的金属是铝
【进行实验】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分析与结论
取打磨后的“锡纸”片放入试管中,滴加氯化锌溶液“锡纸”表面有深灰色固体析出根据实验现象,结合金属活动性顺序
可知猜想Ⅱ(填“Ⅰ”或“Ⅱ”)
成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3ZnCl2=3Zn+2AlCl3
【交流讨论】
(1)实验中打磨“锡纸”的目的是除去表面的氧化物.
(2)下列物质的溶液可以替代氯化锌溶液完成上述实验的是D(填字母序号).
A.氯化铜  B.硝酸银  C.硫酸钠   D.硫酸亚铁
【拓展应用】证明铁、铜、银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方案如下,请将内容补充完整.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铁片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银片表面无明显变化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Fe>Cu>A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锂电池是新型的高能电池,因其质量轻、电容量大,颇受手机、手提电脑等用户的青睐.锂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Li+MnO2=LiMnO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反应前后Mn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②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③LiMnO2为新型的氧化物
④LiMnO2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混合物.
A.①③B.②③C.①②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从干洗店取回的衣服上挥发淡淡的洗涤剂的香味,其实这是一种可致癌的有毒气体四氯乙烯(化学式:C2Cl4).它已被国际机构列为2A致癌物,能对人造成很大伤害.
(1)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5.5%(保留小数点后一位数字).
(2)多少克四氯乙烯中含有12g碳元素?(写出计算过程)
(3)为了减少室内污染,我们一般将干洗后取回的衣服放在室外通风处挂一段时间,请你用微粒的观点解释这样做的原因是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将干洗后取回的衣服放在室外通风处挂一段时间,让四氯乙烯分子挥发到空气中,减少残留的四氯乙烯对人体的伤害.
(4)对使用四氯乙烯作干洗剂的利与弊,你的观点是弊大于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组成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组成磷酸(H3PO4)的元素中,H、P、O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  )
A.+1、+5、-2B.-1、+4、+2C.+1、+3、-2D.-1、+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如图是固体KNO3和固体NaCl溶解度曲线,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20℃时KNO3的溶解度比NaCl的溶解度小(填“大”、“小”或“相等”)
(2)在60℃时,将60克KNO3溶解于50克水中,形成KNO3溶液的质量是110克.
(3)60℃时,将20克KNO3充分溶于10克水里,所得KNO3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是10:11.
(4)20℃时,131g饱和NaCl溶液,蒸发10g水后,再降温到20℃,可析出NaCl晶体质量为3.6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4.请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图1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验证结论的实验现象是水进入集气瓶,进入水体积约占瓶中空气体积的$\frac{1}{5}$.装置不变,若将红磷换成细铁丝,能否达到实验目的,理由是不能,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2)图2实验中,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发出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frac{\underline{\;点燃\;}}{\;}$SO2,水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3)由图3实验可知,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有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 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5.某兴趣小组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取混合物共28.0g加热到固体不再减少后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18.4g,请计算:
(1)共制得氧气9.6g.
(2)计算生成氯化钾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