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下面是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记录,请仔细阅读后回答问题:
从煤油中取出一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净表面的煤油后,用小刀切下一小块.切口呈现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光泽迅速消失、变暗,原因是钠与空气中的氧气迅速反应.将这小块钠投入水中,钠浮于水面,剧烈反应,急速游动,并熔成一个闪亮的小球,逐渐缩小,最后完全消失.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2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
(1)金属钠具有哪些物理性质?质软 密度比水小 熔点低
(2)金属钠与水的反应(2Na+2H2O═2NaOH+H2↑)属于置换反应.(填“分解”、“化合”、“置换”或“复分解”)
(3)反应后的溶液PH>7(填“>”、“<”或“=”),原因是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
(4)金属钠通常必须保存在煤油中,原因是金属钠易与水、氧气发生反应.

分析 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可以判断反应类型;
显碱性的溶液的pH大于7.

解答 解:(1)金属钠具有的物理性质是质软,密度比水小,熔点低.
故填:质软 密度比水小 熔点低.
(2)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
故填:置换.
(3)反应后的溶液PH>7,原因是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故填:>;氢氧化钠.
(4)金属钠通常必须保存在煤油中,原因是金属钠易与水、氧气发生反应.
故填:水、氧气.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0.下列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是(填字母)(  )
A.随意弃置废旧电池B.含二氧化硫的工业废气任意排放
C.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D.严格监管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完善上述知识网络图.①由不同微粒构成或不同分子构成(从微粒角度填写),②单质;
(2)现有如下八种物质:①氧化镁  ②水  ③食盐水  ④氦气  ⑤铝丝  ⑥洁净的空气  ⑦液氧  ⑧二氧化碳.其中属于化合物的是(填数字序号)①②⑧;
(3)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B(填字母序号,下同),其中表示单质的是CD,判断依据是它们都是同种元素原子构成的分子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请根据如图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BD  (填写字母).向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如图F所示),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比空气密度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在①净化后的空气  ②食盐水  ③液态氧  ④水  ⑤冰水混合物⑥氧化镁 ⑦自来水 ⑧二氧化碳  中属于混合物的是①②⑦,属于纯净物的是③④⑤⑥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如图是某物质分解的微观示意图.
(1)图中属于化合物的是水、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2)请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水$\stackrel{通电}{→}$氢气+氧气.
(3)从微观解释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的破裂,原子的重新组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一些生活中的液体,属于溶液的是(  )
A.血液B.冰水混合物C.白酒D.墨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物质溶于水时,有的放热会使溶液温度升高;有的吸热会使溶液温度降低.现用广口瓶、试管、弯曲成如图1形状的玻璃管,合适的橡皮塞和水为材料,设计一个装置,使它能对物质溶于水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进行研究.画出如图2装置图,并简述原理.
(1)在如图2所示方框中画出装置图.
(2)除水还需要的药品有NH4NO3晶体
(3)写出实验现象并简述该装置的原理在玻璃管中加水,在试管中加水,照图(1)中的图连接好装置后,向试管中加入NH4NO3晶体,可观察到弯曲玻璃管左边液面上升,右边液面下降,说明物质溶于水时有吸热现发生.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NH4NO3溶于水时扩散(物理)过程吸收的热量大于水合(化学)过程
放出的热量,故表现为溶液温度降低,广口瓶内气压减小,故左边液面上升,右边液面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应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用水银做温度计B.用金刚石做钻探机的钻头
C.用石墨做电极D.用铁粉作食品保鲜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