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碳海绵”是已知的最轻的固体材料,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具有疏松多孔结构,弹性好,它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状.下列关于“碳海绵”性质的推测正确的是①④⑤.
①碳海绵有吸附作用②碳海绵会与吸入的石油发生化学反应③碳海绵易溶于水④碳海绵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⑤碳海绵可重复使用.

分析 根据题意,是已知的最轻的固体材料,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具有疏松多孔结构,弹性好,它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状,据此结合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等),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 解:①具有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弹性好,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可知碳海绵具有吸附性,故选项说法正确.
②碳海绵具有吸附性,不是与吸入的石油发生化学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③由它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可推知碳海绵难溶于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④碳海绵的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具有可燃性,碳海绵充分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故选项说法正确.
⑤碳海绵具有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弹性好,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状,则碳海绵可重复使用,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①④⑤.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理解题意、掌握常见碳单质的性质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酸雨给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危害.汽车尾气是导致酸雨的重要原因,为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人们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催化转化器”,使尾气中的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转化为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多的气体和CO2.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转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CO+2NO$\frac{\underline{\;催化剂\;}}{\;}$N2+2CO2(提示:反应条件为:催化剂).
(2)化学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该元素所在的反应物是还原剂,反之则为氧化剂.那么上述反应中的NO是氧化剂.
(3)A、B、C、D表示四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①从微观角度看,B图表示:NH3(填化学符号)
②从宏观角度看,图中表示混合物的是CD(填字母符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变化,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铁水铸成锅;石灰石中滴加稀盐酸
B.牛奶变酸;轮胎爆炸
C.石蜡熔化;瓦斯爆炸
D.樟脑球放在柜子里“不见了”;米酿成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根据表中数据,求:
(1)第1、2次稀盐酸有剩余;
(2)a=1.7,b=2.2;
(3)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4)所用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
 实验 1 2 3 4
 加入石灰石样品质量/g 2.5 5 7.5 10
 加入稀盐酸质量/g 25 25 25 25
 生成CO2质量/g 0.85 a 2.2 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炭燃烧后生成红色固体
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D.硫粉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若错误请举例否定错误的说法:
(1)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错误,物质不都是由分子构成的,例如铁是由原子构成的
(2)在化合物中,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错误,在化合物中,非金属元素不一定显负价,例如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
(3)氧化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错误,例如甲烷+氧气$\stackrel{点燃}{→}$二氧化碳+水,是氧化反应,不属于化合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用相应的数字和化学符号填空.
(1)两个镁离子2Mg2+;      
(2)三个氢氧根离子3OH-;  
(3)m个水分子mH2O;
(4)氧化亚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正二价$\stackrel{+2}{Fe}$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不另选试剂,仅利用组内物质之间的相互反应,就能将它们鉴别出来的是(  )
A.FeCl3  NaOH  HCl  H2SO4B.HCl   KNO3   Na2CO3  Na2SO4
C.AgNO3   HCl   NaCl  HNO3D.BaCl2  Na2SO4  Na2CO3  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计算NH4HCO3中各元素的质量比:N:H:O:C=14:5:48: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