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取决于原子的( )
A. 核电荷数 B. 最外层电子数 C. 核外电子数 D. 中子数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在学习化学后,对生活中常见的“84消毒液”有关性质和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①“84消毒液”是一种以次氯酸钠为主的高效消毒剂。
②次氯酸钠溶液中存在的ClO—(次氯酸根离子)、HClO(次氯酸)和Cl2都具有氧化性。
③取少量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在不断滴加“84消毒液”后,溶液红色褪去。
【提出问题】“84消毒液”漂白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的实质是什么?
【提出猜想】①可能是消毒液中的HClO、Cl2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
②可能是具有氧化性的物质将酚酞氧化;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1.取30 mL,pH=13.0的氢氧化钠溶液并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 酚酞变红色 |
2.向溶液中不断滴加“84消毒液” | 红色逐渐褪去 |
3.采用pH传感器测量漂白过程中pH的变化情况 | pH没有变化 |
【得出结论】
(1)根据上述实验,得出上述猜想________不正确,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交流】
(2)消毒液中的HClO属于酸,写出其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3)根据消毒液的使用注意事项(如图),小组同学探究影响“84消毒液”的漂白性的因素。请你帮助他们设计实验完成。
【你的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除去粗盐中含有的氯化镁、硫酸钠、氯化钙等杂质,应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氯化钡、碳酸钠等物质,将杂质转化为沉淀。过滤去除沉淀后,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得到精盐水。实验操作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操作步骤也可以是①③④②⑤⑥
B.操作⑥中,加入盐酸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将滤液的pH 调为7
C.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氯化钡和碳酸钠溶液的添加顺序可以颠倒
D.操作⑤得到的沉淀中共有四种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面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A~E共有_____种元素,B所表示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__周期,该元素的原子容易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表示原子的粒子有_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3)表示阳离子的有___________;(4)表示相对稳定结构的有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转化为空气中的成分,其微观结构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严谨的是( )
A. 反应前有两种物质的分子
B. 化学变化的本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
C.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
D. 图中共有三种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饮料中的果味大多来自酯类。丁酸乙酯(C6H12O2)是无色具有菠萝香味的液体,常用作食品、饮料的调香剂。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丁酸乙酯是由20个原子构成的 B. 丁酸乙酯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3:8
C. 丁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6g D. 一个丁酸乙酯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经过学习,你一定掌握了相关气体的制备方法。现有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若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在加药品之前的操作是_____。
(2)若收集一瓶氧气,供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使用,最好选用气体的收集装置中的_____________(填装置序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常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加热制取甲烷气体。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小,极难溶于水,制取甲烷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收集装置可用_________________。(填装置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请写出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
(2)写出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
(3)利用装置B制取氧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束后,若要分离出锥形瓶中的固体物质,应采用的分离方法是_______。
(4)能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利用收集到的氧气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的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5)如果用A和E装置制取氧气,收集到的氧气不纯的原因可能是______(填字母)。
A. 装置漏气
B. 收集之前集气瓶中水未装满留有气泡
C. 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立即收集
D. 停止加热时,先熄灭酒精灯,然后把导管移出水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通过化学学习,我们知道有多种途径可以制取氧气。
如:A.______________; B.分离空气; C.加热高锰酸钾; D.分解氯酸钾。
(1)相信你在A 处还可以写出另一种制取氧气的方法;
(2)若用下图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回答:
①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②发生装置可选_____(填字母编号);要收集干燥的氧气可以选择____(填字母编号);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可以选择____(填字母编号)。
③固定装置时,需要将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若用排水法收集某气体,不能一有气泡产生就收集气体,应该等到_________的时候才收集,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实验结束,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你认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