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某兴趣小组为测定实验室中一瓶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实验测得相关数据如下图所示:

(1)剩余的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 g,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
(2)计算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
(1)1.0;1.6
(2)

解:设该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为X。
2H2O22H2O+O2
68 32
68g×X 1.6g
=
X=5%。
答:该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为5%。


【解析】(1)二氧化锰是催化剂,混合物二氧化锰的质量为1.0g,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68.0g+1.0g-67.4g=1.6g;
(2)计算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可根据氧气的质量计算出过氧化氢的质量,再计算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的相关知识,掌握各物质间质量比=系数×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X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n,X2离子和Y3+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Y原子的质子数是(
A.n+1
B.n+2
C.n+3
D.n+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的核心是研究,科学课程通过科学探究的方式,让我们亲历科学活动,体现科学的发现过程和方法.
已知:二氧化碳气体既不溶于饱和NaHCO3溶液也不与NaHCO3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某学生欲用浓盐酸与大理石反应制取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实验室提供了下列装置和药品.请回答相关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原理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装置A、B都可作发生装置,其中可控制反应进行的是 (填装置序号).
(4)两个净化装置相连接时,其仪器接口顺序应为 接  (填接口序号).
(5)若用装置E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则气体应从 (填接口序号)进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盐酸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盐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B.开启浓盐酸的瓶盖会冒出白雾
C.能与铜发生置换反应放出氢气
D.浓盐酸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铈(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已知铈原子的原子核内有58个质子和82个中子,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24
B.58
C.82
D.14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制取CO2并验证它的性质,张林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根据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B中玻璃管内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 ,酒精灯加上铁丝网罩的作用是
(3)尾气的处理方法可以是 .为了证明A中反应后的溶液里含有CaCl2 , 张林同学向溶液中滴加少许Na2CO3溶液,结果没有观察到白色沉淀(提示:CaCl2溶液和Na2CO3溶液反应能生成CaCO3),你推测是 (填物质名称)的干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硝酸银受热时会发生如下反应:2AgNO3 2Ag+2X↑+O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测X是( )
A.N2O
B.NO2
C.N2O5
D.N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火柴曾经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取火的重要工具,火柴盒外侧一般涂有红磷和玻璃粉,火柴头上的火药是由氯酸钾、二氧化锰和三硫化二锑(Sb2S3)组成的.划火柴时,用火柴头蹭一下盒的外侧,因摩擦生热而达到红磷的着火点,产生的火星可引燃三硫化二锑,从而使氯酸钾受热放出氧气,使火柴梗燃烧得更旺.
(1)在火柴点燃的过程中,能产生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这种气体应该是
(2)火柴点燃过程中有多个化学反应,请写出其中一个属于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是两种常见的碱.李红同学将两种碱的溶液分别装入试管A,B中,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三组实验.

(1)实验l 中,两支试管的溶液都变成
(2)实验2中,若B 盛装的是NaOH 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3中,李红同学向两支试管吹气,A 中有白色沉淀生成,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 中无现象,为了探究吹气后B 中溶质的成分,李红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
猜想1:溶质只有氢氧化钠
猜想2:溶质只有碳酸钠
猜想3:
【实验和结论】:

实验

实验现象

结论

取B 中少量溶液,加人澄清石灰水至不再
产生沉淀为止,过滤后取上层清液,
向其中加几滴酚酞试液.

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呈现红色

猜想3成立

【反思与评价】:
同学们相互讨论后,李红得出的结论(填“正确”或“不正确”),其原因是猜想(填数字)也会产生相同的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