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MnO4是锰的重要化合物,工业上常用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制KMnO4。工艺流程如下(设备1~4中都含有水):
资料:K2CO3易溶于水
(1)设备1涉及的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填序号,下同)。
A.KOH B.MnO2 C.O2
(2)设备2涉及的物质中,锰元素化合价为+6价的是_____。
(3)在“进一步处理”过程中,可将K2CO3转化为KOH,应加入的物质是_____。
A.CaCO3 B.KCl C.Ca(OH)2
(4)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有H2O、_____。
BK2MnO4 CKOH、MnO2 【解析】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之和为零。 (1)设备1涉及的物质有KOH、MnO2和O2,其中MnO2属于氧化物,KOH属于碱,O2属于非金属单质;(2)二氧化锰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高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7价;(3)碳酸钙和碳酸钾不反应,氯化钾和碳...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 同步练习题 含答案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能成功的是( )
A. 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
B. 用食醋鉴别蔗糖和食盐
C. 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检验氧气是否己经集满
D. 用硝酸锌溶液验证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C 【解析】 A、由于木炭燃烧生成的是二氧化碳气体,所以装置内压强变化不大,进入的水的量也就不多,故会导致测定的氧气的体积分数变小,错误;B、蔗糖和食盐均不能与食醋反应,故不能用用食醋鉴别蔗糖和食盐,错误;C、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验满的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检验氧气是否己经集满,正确;D、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化合...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测试 题型:单选题
一氧化氮(N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一氧化氮难溶于水,通常条件下极易与氧气反应。实验室收集一氧化氮的装置是( )
A. A B. B C. C D. D
C 【解析】 由题目的信息可知:一氧化氮难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通常条件下极易与氧气反应,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 A、一氧化氮通常条件下极易与氧气反应,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错误;B、一氧化氮通常条件下极易与氧气反应,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错误;C、一氧化氮难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正确;D、一氧化氮通常条件下极易与氧气反应,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用排空气法收集时,导气管应伸到...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2018届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
选项 | 物质 | 所含杂质 | 除去杂质的方法 |
A | CO | CO2 | 通过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干燥 |
B | NaCl | 泥沙 | 溶解、过滤、蒸发 |
C | NaOH溶液 | Na2CO3 | 加入足量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
D | Cu(NO3)2溶液 | AgNO3 | 加入过量的铜粉,过滤 |
A. A B. B C. C D. D
C 【解析】试题稀盐酸与NaOH溶液和Na2CO3都会反应。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西城区2018届九年级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某实验小组做“滴水生火”实验,向包裹过氧化钠(Na2O2)的棉花上滴水,观察到棉花燃烧。
资料:Na2O2与H2O反应生成O2和NaOH
(实验1)验证反应的生成物
步骤 | 操作 | 现象 |
① | 取0.5 g Na2O2固体于锥形瓶中,加入50 mL蒸馏水,得溶液A | 固体全部消失,产生大量气泡 |
② |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锥形瓶 | _____ |
③ | 取5 mL溶液A于试管中,滴加1滴酚酞溶液 | 溶液变红 |
(1)证明②中有O2生成的现象是_____。
(2)依据③的现象,判断溶液A呈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发现问题)③中溶液变红后,约2分钟褪为无色。
(查阅资料)(1)Na2O2与H2O反应分为两步:
①Na2O2与H2O反应生成H2O2和NaOH ②H2O2分解
(2)通常条件下,NaOH溶液与MnO2不反应
(3)H2O2有漂白性,能使变红的酚酞溶液褪色
(4)向5 mL 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中滴加1滴酚酞溶液,现象如下表:
NaOH溶液的浓度 | 30% | 10% | 1% |
现象 | 变红,15 s后褪色 | 变红,40 s后褪色 | 变红,10分钟内 不褪色 |
(猜想与假设)本实验中,溶液褪色的原因可能是:
a.生成的O2
b.溶液中的H2O2
c.溶液中NaOH的浓度
(实验2)验证猜想
编号 | 实验 |
I | |
II | 取10 mL 溶液A于试管中,加入适量MnO2,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产生无色气体,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
III | i. 取10 mL 溶液A于试管中,……,过滤 |
ii. 取5 mL滤液于试管中,滴加1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10分钟内不褪色 |
(实验结论)猜想a不成立,猜想b成立,猜想c不成立
综合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3)实验I的现象是_____。
(4)实验II的目的是_____。产生无色气体的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5)补全实验i:取10 mL 溶液A于试管中,_____,过滤。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碱性溶液红色保持不变验证溶液A中含有H2O2 2H2O2 2H2O + O2↑加入适量MnO2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解析】 (1)(2)Na2O2与H2O反应生成O2和NaOH,反应生成的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氢氧化钠溶于水呈碱性,可以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3)实验Ⅰ中通入氧气之后没有明显的实验现象,溶液不变色;(4)实验Ⅱ的目的是为了验证溶液中含有过氧化氢,产生...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西城区2018届九年级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请从A或B两题中任选一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A计分。
补齐物质与其用途的连线 | B 补齐物质与其俗称的连线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解析】 A、氧气可以供给呼吸、支持燃烧和用于医疗急救等,食盐可以作调味剂;B、氧化钙的俗称是生石灰,氢氧化钠的俗称是火碱,烧碱和苛性钠。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西城区2018届九年级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必须密封保存的是
A. 氢氧化钠 B. 氯化钠 C. 石灰石 D. 金刚石
A 【解析】 氢氧化钠易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需要密封保存;氯化钠、石灰石和金刚石不易和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反应,不需要密封保存。故选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科粤版化学九上1.1生活与化学每课一练 题型:单选题
“绿色化学”是21世纪化学发展的主导方向。“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消除污染,是一门能彻底防止污染产生的科学,包括“绿色生成”和“绿色销毁”等内容。在整顿音像市场的活动中,查封了一批盗版光盘,并进行了“绿色销毁”。以下属于“绿色销毁”的是( )
A. 泼上汽油焚烧 B. 倾倒于江河之中
C. 深埋于土中 D. 碾压粉碎后回收利用
D 【解析】 试题A.泼上汽油就地焚烧销毁,不仅浪费大量燃料汽油,还会产生大量的浓烟,污染空气,不属于“绿色销毁”,错误;B.倒入长江中让水冲走,会造成水污染,漂流到的地方堆积,会造成土壤污染,同样不符合 “绿色销毁”,错误;C.挖坑深埋于地下,音像不会腐烂,会造成永久的污染,不符合“绿色销毁”的做法,错误;D.碾压粉碎后回收再利用,不仅可以使物质得到充分利用,也可以节约物质,同时也保...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年秋初三上册(人教版)化学课时同步练习: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题型:单选题
通过探究“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 我们吸入的气体全部是氧气
B. 我们呼出的气体全部是二氧化碳
C. 我们呼出的气体全部是氮气
D. 我们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
D 【解析】 A、我们吸入的是空气,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故选项说法错误. B、我们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汽等,故选项说法错误. C、我们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汽等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D、我们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汽等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