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实验技能训练中,小亮同学向氧化铜和稀硫酸充分反应后的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发现无明显现象。小亮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对反应后的废液进行了实验:他分别取50g废液,并向其中逐渐加入等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三组实验的数据与其中一组的图象如下:
实验组数 | 第一组 | 第二组 | 第三组 |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g | 50 | 100 | 80 |
产生沉淀的质量/g | 0.98 | 2.94 | 2.94 |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所得
(1)废液中的溶质有_____(填化学式)。
(2)计算废液中硫酸铜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写出计算过程)
(3)若三组数据中,只有某一组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与废液恰好完全反应,则该实验为第_____组,下图中a的数值为_____。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人体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中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但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究竟是空气中原有的,还是人体代谢的最终产物?为了证实这个问题,有人采用了图进行实验。
(1)人吸气时应将活塞a_______(填“打开”或“关闭”),活塞b“关闭”。
(2)人呼气时应将活塞a“关闭”,活塞b______(填“打开”或“关闭”),此时可观察到B瓶内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
(3)A瓶所装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B瓶所装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将上述操作反复进行,能证明人所呼出的气体中所含的二氧化碳不是来自空气,而是人体的代谢产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10℃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B. 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乙大
C. 20℃时,将25g甲加入50g水中,可形成75g溶液
D. 将30℃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0℃,有晶体析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如图所示的密闭实验装置,能使液面a比液面b高的一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①食盐和水
②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
③固体氢氧化钠和水
④石灰石和稀盐酸
⑤硝酸铵和水
⑥铁与稀硫酸
A.①②④B.①②⑤⑥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碳酸钠固体样品中,可能含有硫酸钠、碳酸钙、硫酸铜、氯化钠、氯化钙中的一种或几种杂质。为了确定杂质的成分,进行以下实验;第一步,取该样品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第二步,再向第一步得到的无色溶液中,先后逐滴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和过量的稀硝酸,产生沉淀的物质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A.杂质一定含有硫酸钠、氯化钠
B.BC段减少的沉淀是碳酸钙和碳酸钡
C.原样品中一定没有硫酸铜、碳酸钙、氯化钙
D.C点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有四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汽车尾气三效催化剂表面物质转化的关系如右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储存过程发生了化合反应
B.该过程能减缓温室效应和酸雨污染
C.还原过程中CxHy生成的CO2和H2O质量比为22 : 9,则x: y=1:2
D.整个转化过程中有机物除外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某些物质间的转化关系。F是有机物,H的水溶液呈蓝色,部分反应条件和生成物已略去。
(1)化学式: A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
(2)反应①、②的化学方程式:①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
(3)反应③在医学上可用于_____________病的检查。
(4)工业上可用B和G合成乙醇(C2H6O), 反应中B和G的质量比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木炭、氢气、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都是置换反应
B.都可以用同一装置
C.都有红色物质生成
D.都要进行尾气处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用你具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面问题:
(1)收集二氧化碳不能用排水法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夏天铁轨之间的缝隙变小的微观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洁厕灵”与“漂白精”不能混用,两者若混合易产生一种有毒气体X。 反应原理为:,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暖气片表面常刷“银粉”(主要成分是铝)利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