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非同学欲测定家中长期存放的标签上标注为“溶质质量分数为30%过氧化氢溶液”是否变质.他从家中拿来一瓶久置的医用过氧化氢溶液,取出该溶液51g,加入适量二氧化锰,生成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2)请通过计算判断该溶液是否变质。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届江苏省扬州市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2015年3月23日是第二十二个“世界水日”,它的主题是“水与能源”.关于水的知识有下列话题,请按要求填空:
(1)水是生命的源泉.生活中所用的自来水属于 (填“混合物”或“纯净物”).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可用 方法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
(2)生活常用 的方法,既可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
(3)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水和双氧水都含有相同的元素,但化学性质不同,原因是 .
(4)在生产生活中水是最常用的溶剂,实验室用蔗糖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时,可能涉及以下操作:
Ⅰ.如图操作中有错误的是 (填序号).
Ⅱ.改正错误后,表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
A.⑤②①③④ B.⑤①②③④ C.⑤③②④① D.⑤③①④②
Ⅲ.玻璃棒在该实验中所起的作用是 .
(5)保护水环境、珍爱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填序号).
A.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B.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C.使用含磷洗衣粉
D.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届上海市宝山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医用乙醚麻醉剂是用无水乙醚和蒸馏水配置而成的,无水乙醚的化学式为(C2H5)2O,试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乙醚由 元素组成。
(2)乙醚的摩尔质量是 。
(3)0.5mol乙醚中含有 个碳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届上海市黄浦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①氦气、水、干冰三种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
②某种催化剂可以把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碳、二氧化氮转化为两种空气的无毒成分(下图是该反应的部分微观示意图)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过程中元素的存在形态发生变化的是 (填元素符号)。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与 (填“质量”或“物质的量”)之比相等,在该反应中作还原剂的物质是 。
③科学家屠呦呦因创制新型抗疟疾——青蒿素(化学式是C15H22O5)和双氢青蒿素(化学式是C15H24O5)的贡献,获得2015年度诺贝尔奖。该两种物质都是由 种元素组成的,每摩尔分子都约含有 个氧原子。等物质的量的这两种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届北京市大兴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5℃时,a、b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加水或升温均可使a、b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C.将15℃时b的饱和溶液升温至30℃,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D.15℃时分别向100 g水中加入20 g a和b,降温至0℃,所得溶液均为饱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届北京市房山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人们的生产生活离不开能源。
(1)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 和天然气,天然气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2)为解决化石燃料日益枯竭的问题,需要开发其他能源,如 (填一种即可)。
(3)“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中耗用少的能量,从而降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生活方式符合“低碳生活”并可行的是 (填字母序号)。
A.将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用石灰水吸收
B.广泛使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塑料袋
C.少开私家车,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D.用电子邮件、QQ等即时通讯工具,少用传真打印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届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水是人类宝贵的资源。
(1)水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填最简整数比)。
(2)自制净水器中活性炭主要起 作用。
(3)宏观上看,海水淡化和电解水都是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但从微观上看二者有本质的不同。请完成图A 和图B,从微观角度图示这种区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6届上海市长宁、金山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一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20℃时,往100克饱和食盐溶液中,加入5克食盐,保持不变的是
A.溶质质量 B.溶剂质量 C.溶液质量 D. 以上皆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