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虫叮咬时分泌的蚁酸(CH2O2)会使人体皮肤肿痛.下列有关蚁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蚁酸是氧化物
B.蚁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
C.蚁酸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
D.蚁酸中氢元素质量分数最小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常熟市九年级4月调研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家用保鲜膜是用聚乙烯制成的
B.用活性炭可以吸附冰箱中的异味
C.小苏打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
D.农业上可以用氢氧化钠来改良酸性土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北省咸宁市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美国两位科学家利用碘元素,借助放射学进行了“G蛋白偶联受体”研究,揭开了“细胞如何感知周围环境”之谜,获得了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下图是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1)由图一可知碘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_____;
(2)下列与碘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
(3)在现代生活中,人们越来越注重微量元素的摄取。如图是某地市场销售的一种“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据此回答,碘酸钾中钾、碘、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__________,碘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九年级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某化学兴趣活动小组的同学学习“灭火器原理”后,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并对反应后锥形瓶中残留废液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
废液中所含溶质是什么物质?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废液中的溶质可能是NaCl、Na2CO3和HCl.
猜想(二):废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
猜想(三):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HCl.
猜想(四):废液中的溶质是 .
【讨论与交流】
小明认为猜想(一)无需验证就知道是错误的.他的理由是 .
【实验与结论】
(1)为验证猜想(二),小强同学取少量废液装入试管中,然后滴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于是小强认为猜想(二)正确.小强的实验 (填“能”或“不能”)验证猜想(二)的正确性,原因是 .
(2)若验证猜想(四)是否正确,下列试剂中可选用的有 (填序号).
①氢氧化钠溶液 ②氯化钙溶液 ③稀盐酸 ④氯化钾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九年级适应性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要除去CaCl2溶液中的稀盐酸得到纯净的CaCl2溶液,最好的方法是加入
A.生石灰 B.石灰石 C.熟石灰 D.苛性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北省十堰市初三调研考试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氧化亚铜(Cu2O)可用于船底防污漆,防止海生物对船舶设备的污损。某氧化亚铜样品中含有10%的金属铜,现取4.0g该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27.0g不饱和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SO4=CuSO4+Cu+H2O
请计算:(1)所取样品中氧化亚铜的质量为________g。
(2)所用稀硫酸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北省十堰市初三调研考试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用化学符号填空:
(1)炒菜用的盐______ _____;
(2)3个钾离子____ _____;
(3)2个硅原子______ ____;
(4)+1价氮的氧化物______ 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北省鄂州市九年级下学期期中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防毒面具中使用活性炭,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作用。
(2)用井水洗衣服时,肥皂不易起泡沫且产生浮渣,该井水是 (填“硬水”或“软水”)。
(3)炒菜用的铁锅的手柄是用 (填”热塑性”或”热固性”)塑料做成的。
(4)用小木棍蘸少量浓硫酸,放置一会后木棍变黑,说明浓硫酸有 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初三调研测试(二)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区别下列物质,且两种方法均能区别开的是
选项 | 需鉴别物质 | 方法1 | 方法2 |
A | 硬水和软水 | 加稀盐酸,观察 | 加肥皂水,搅拌观察 |
B | 铝丝和铁丝 | 看一看颜色 | 取样,插入稀盐酸中观察 |
C | NH4NO3氮肥和KCl钾肥 | 加水溶解,触摸烧杯 | 加熟石灰研磨,闻味 |
D | 蚕丝织品和尼龙织品 | 触摸纺织品 | 抽丝灼烧观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