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硝酸铜是制备系催化剂的重要原料,某兴趣小组对它开展了以下研究.
硝酸铜的制备研究
该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发现有三种设计方案可供选用:
与稀硝酸反应制取:
与浓硝酸反应制取:
通氧气于铜屑与稀硝酸的体系中制取:
甲同学认为三种方案的反应都可以在铁制容器中进行,乙同学认为______填“可行”“不可行”,理由是用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从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角度考虑,制取大量的硝酸铜最宜采用以上方法______,理由是_________.
硝酸铜的性质研究
硝酸铜为蓝色固体,溶于水可得蓝色溶液该小组同学用如图装置加热硝酸铜,发现固体由蓝色逐渐变黑,同时产生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提出问题】硝酸铜在加热条件下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反应?
【查阅资料】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含氮化合物中,只有是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猜想假设】
受热分解除了生成______,还可能生成了CuO和.
【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步骤I:将反应后试管中的固体加水充分溶解,过滤, ______ ,加热 | 固体全部溶解,得到蓝色溶液 | 硝酸铜分解生成了氧化铜. |
步骤II:在如图的试管和集气瓶之间连上此图所示的装置,重新进行加热硝酸铜的实验 | 集气瓶中气体为无色,______ | 硝酸铜分解生成了氧气 |
步骤II是同学们查阅了新的资料后设计完成的该资料是关于______方面的性质信息.
【获得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该小组同学取10g的硝酸铜加热一段时间后,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则硝酸铜的分解率为______?分解率为已分解的硝酸铜占原硝酸铜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反思与评价】
已知相同状况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其分子个数比据此,同学们认为,即使没有资料,依据实验结论和“加热硝酸铜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实验现象,也能推出可能具有助燃性理由是______.
【答案】 不可行 ③ ;中反应过程没有有毒气体生成,不污染环境,硝酸利用率高 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稀硫酸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沸点 硝酸铜分解生成的气体中与的体积比为4:所占的体积分数与空气中的体积分数相同,分解生成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而空气不能,说明有助燃性
【解析】 三种方案的反应都不可以在铁制容器中进行,理由是铁的活动性比铜强,故 ;从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角度考虑,制取大量的硝酸铜最宜采用的方法,理由是:①②产生污染空气的有害气体;③反应过程中无有毒气体生成,不污染环境,硝酸利用率高;【猜想假设】加热硝酸铜,发现固体由蓝色逐渐变黑,同时产生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生成了氧化铜(黑色固体)、氧气(助燃性气体,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还有(红棕色气体);【进行实验】因为氧化铜难溶于水,可以通过溶解,过滤,洗涤的方式与可溶性物质进行分离。而后加热稀硫酸,稀硫酸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得到蓝色溶液;NO2气体易液化,通过含冰制冷剂能将其液化;从而与其他气体分离,剩余的气体仍可以使带火星木条复燃,说明Cu(NO3)2受热分解还生成了氧气;【获得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设反应的硝酸铜的质量为x
2Cu(NO3)2 2CuO + 4NO2↑+O2↑ 固体减重
376 160 216
X 10g﹣4.6g
376/x=216/(10g﹣4.6g)
X=9.2g
则硝酸铜的分解率为:9.2g÷10g×100%=92%
【反思与评价】通过化学反应,硝酸铜分解生成的气体中NO2与O2的体积比为4:1,O2所占的体积分数与空气中O2的体积分数相同,分解生成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而空气不能,说明NO2有助燃性。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加热氯酸钾(化学式为KClO3)和催化剂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可制备氧气,同时生成氯化钾,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但实验中发现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提出问题】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什么呢?
【猜想假设】猜想一:臭氧(化学式为O3) 猜想二:HCl 猜想三:Cl2
同学们认为不需实验验证就可以判断猜想________是错误的,理由为________。
【查阅资料】
(1)C12+H20===HC10+HCl, AgNO3 +HCl===AgCl↓ + HNO3。
(2)臭氧在MnO2存在的情况下极易分解成氧气。
(3)氯气可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后大家认为猜想一是错误的,理由为________。
他们进一步又做了如下实验: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放人试管中加热,将蘸有硝酸银溶液的玻璃棒伸入试管口(如右图),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再将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悬于试管口,试纸变________色,最终证明猜想三正确。
【反思拓展】
(1)欲证明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需证明二氧化锰的________在反应前后不变。
(2)自来水厂常用氯气来杀菌消毒,氯气和水反应后会产生H+、Clˉ和ClOˉ,而野外常用漂白粉[主要成分化学式为Ca(ClO)2]。你认为在水中起杀菌消毒作用的离子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工业废液中含有AgNO3、Zn(NO3)2和Fe(NO3)2。现要回收银,并得到副产品FeSO4·7H2O,基本流程如下:
(1)操作1所用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_______;操作3包括:蒸发浓缩、________、过滤、洗涤、干燥等。
(2)确认固体Ag被洗干净的操作是:向最后一次洗涤后的滤液中滴入______溶液,无现象。
(3)该流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过量X是锌 b.操作2、操作3玻璃棒作用相同 c.溶液B中的溶质是2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板蓝根是中药中的清热解毒药,含有黑芥子甙化学式对H7N9禽流感能够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下列对黑芥子甙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黑芥子甙是由六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B. 黑芥子甙含有39个原子
C. 黑芥子甙中C、H、N、O、S元素的质量比为10:17:1:9:2
D. 黑芥子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5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氯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存在。氯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氯元素位于第______周期。
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______,易得到______个电子,转化成______用离子符号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铁是生产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金属,铁矿石冶炼成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下图为高炉炼铁的示意图。
(1)根据图示写出在A区内生成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
(2)铁粉、活性炭、蛭石、无机盐和水等按一定的比例可制成暖宝宝。暖宝宝能够发热,主要是细微铁粉的功劳,利用铁生锈的原理,在工作过程中实现了由化学能转化为_____________能。
(3)生铁百炼而成钢。不锈钢由于其特殊的金属性能,制成的器皿美观耐用,因此不锈钢餐具广泛进入家庭。以下是关于不锈钢餐具使用的一些观点,你认同的是____________。
a.不锈钢餐具既不易碎又使用方便
b.不锈钢餐具不容易滋生细菌,但盛放热菜会烫手
c.不锈钢餐具可长时间盛放盐、酱油、醋、汤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工业上用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是Fe3O4、 Fe2O3)、煤粉作原料制备FeCO3的主要流程如下:
(1)焙烧所得的非气态物用稀硫酸“酸浸”时,会产生少量可燃性气体,生成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主反应器中,溶液温度控制在35℃以下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3)医疗上用碳酸亚铁(FeCO3)给病人食用,可用于防治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和微粒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碳原子的核外电子数_______。
(2)氧原子的质子数为_____________。
(3)在化学反应中最容易失去电子的是_____________(填编号)。
(4)在D 、E两种微粒中属于离子的是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5)写出A、B、D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在探究盐酸的化学性质,做了如下实验:
(1)试管A中的现象是________,反应后试管B中一定有的阳离子是______(写离子符号)。
(2)试管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将D、E两支试管中的废液同时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生成。同学们将烧杯内的物质进行过滤,对所得滤液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
甲同学猜想:NaCl; 乙同学猜想:NaCl、CaCl2;丙同学猜想:NaCl、CaCl2、HCl;
丁同学的猜想:NaCl和Na2CO3。
【查阅资料】NaCl、CaCl2溶液均呈中性
【交流讨论】甲同学认为丙同学的猜想一定不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
【设计实验】乙、丁两位同学分别设计如下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
实验方案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乙 |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 无明显现象 | 猜想正确 |
丁 |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稀盐酸 | ______ | 猜想正确 |
【反思评价】实验结束后,甲同学认为_____(填“乙”或“丁”)同学的实验结论错误,原因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