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烧杯中有一定质量的CaO和CaCO3的混合物,向其中加入2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一定温度下,得到228g不饱和溶液.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
A.14.6%B.7.3%C.18.25%D.10.0%

分析 根据生石灰和碳酸钙均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的特点,氧化钙和碳酸钙中的钙元素都会与盐酸中的氯元素结合生成氯化钙进行分析.

解答 解:由于生石灰和碳酸钙均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由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CaO+2HCl═CaCl2+H2O可知:溶液增加的质量相当于增加的CaO的质量;所以增加的质量为228g-200g=28g;
设氯化氢的质量为x
CaO+2HCl═CaCl2+H2O
56   73
28g  x
$\frac{56}{73}=\frac{28g}{x}$
x=36.5g
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frac{36.5g}{200g}×100%$=18.25%.
故选C.

点评 此题属于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化学式计算考查题,解题的关键是能够分析出物质间反应的情况和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不变的巧妙应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制作馒头时常加入泡打粉,在制作过程中由于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馒头变得松软可口.小明对泡打粉的发面原理产生兴趣,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泡打粉是一种复合膨松剂,又称为发泡粉,可作为快速发面剂用于制作面食.某种泡打 粉的主要成分是小苏打粉和酒石酸氢钾.
【提出问题】泡打粉为什么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猜想】猜想1:小苏打受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猜想2:酒石酸氢钾受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猜想3:小苏打和酒石酸氢钾在溶液中发生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探究】小明利用以下实验装置进行探究

序号实验方案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在装置1的a试管中放入小苏打,加热  a试管口内壁有无色液滴,石灰水变浑浊.b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
猜想1正确
在装置1的a试管中放入酒石酸氢钾,加热a试管口内壁有无色液滴,石灰水不变浑浊
猜想2不正确
在装置2的c试管中放入小苏打和酒石酸氢钾的混合物,滴加水.c试管中有气泡产生,
石灰水变浑浊

猜想3正确
【实验反思】
(1)通过以上实验探究,小明又查阅到碳酸氢钠分解的反应为:
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根据以上实验结论和所学知识,小明对探究问题又提出了第4个猜想,猜想4是碳酸钠和酒石酸氢钾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
并在以上实验的基础上,利用装置2完成实验验证,其实验方案为待实验I充分反应后,取试管a中剩余固体和酒石酸氢钾,放入装置2的试管c中,滴加一定量水后,若试管c中有气泡产生,试管d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猜想4正确.
(2)通过以上实验探究,下列关于泡打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BD.
A.泡打粉在加水揉面与蒸馒头的过程中均能起到发面作用B.泡打粉保存时要注意防潮
C.用纯碱替代泡打粉能起到完全相同的效果    D.使用泡打粉前不需要将面进行发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洁厕灵”和“84消毒液”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清洁剂,其有效成份分别为HCl和NaClO(次氯酸钠).已知NaClO+2HCl═NaCl+Cl2↑+H2O,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洁厕灵”可用于清洁大理石地面
B.“洁厕灵”和“84消毒液”两者混合使用,可以增强清洁能力
C.“84消毒液”中NaClO属于盐,其中C1元素的化合价呈+1价
D.“洁厕灵”与“84消毒液”混合后发生置换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化学小组做了一个“电池锡纸取火”的趣味实验:
①取口香糖内的“锡纸”,将“锡纸”剪成两头宽中间窄的形状;
②将①中“锡纸”分别紧贴在1号电池的正负两极上,“锡纸”从中间最窄部分先燃烧起来.
(1)“锡纸”从中间最窄部分先燃烧起来,是因为最窄部分的电阻大,放出热量多.
(2)铝和锡都是银白色金属,有良好的延展性,可用于制作包装用的金属箔,小明猜想“锡纸”上的金属是铝,而不是锡,做了如下实验:用细砂纸打磨“锡纸”后,放入硫酸亚铁溶液中,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证明小明的猜想正确.
(3)铝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写出相关原理的化学方程式4Al+3O2═2Al2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全球近140个国家将在2020年前禁止生产和出口含汞产品,如荧光灯、化妆品、血压计等.关于汞元素的相关信息正确的是(  )
A.汞的化学式为HgB.汞原子的质量为200.6g
C.汞原子的中子数是80D.汞为非金属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8.20℃时,分别向盛有30克水的两只烧杯中加入等质量的KNO3(A杯)、NaCl(B杯)两种固体物质,使其充分溶解可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则20℃时NaCl的溶解度比KNO3的溶解度大(填“大”或“小”或“不可比”).该同学又取等质量的50℃时的两杯NaCl和KNO3的饱和溶液冷却到室温.发现A(填“A”或“B”)杯中有较多晶体析出.而另一杯中析出的晶体极少.小明同学由比想到.如果要除去KNO3中的少量NaCl,可采用的方法是降温结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5.实验小组同学在实验中发现Na2CO3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于是他们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碱溶液使酚酞试液变红,是因为碱在水中解离出氢氧根离子OH-.Na2CO3属于盐(选填“酸”、“碱”、“盐”);那么Na2CO3溶液中究竟是哪种粒子使酚酞试液变红呢?
[进行实验]小刘同学取了三份酚酞试液进行了如图的实验;
(1)其他同学一致认为“实验Ⅰ”探究水分子能否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实验没必要做,你认为他们的理由是酚酞试液中就有水分子(或氯化钠溶液中含有水分子);
(2)实验 II的目的是探究Na+是否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3)实验 III滴入Na2CO3溶液,震荡,酚酞试液变红,向变红后的溶液中逐滴滴加过量的CaCl2溶液后震荡,红色逐渐消失,同时观察到生成了白色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2+Na2CO3═CaCO3↓+2NaCl;
[得出结论]溶液中的CO32-(写粒子符号)使酚酞试液变红;
[交流反思]老师看了同学们的探究报告后告诉大家:“Na2CO3溶液使酚酞变红也是由于溶液中存在氢氧根离子OH-.”你认为Na2CO3溶液中存在氢氧根离子OH-的原因可能是CO32-与H2O发生反应产生氢氧根离子OH-(或碳酸钠与水反应产生氢氧根离子OH-等合理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实验室制取某气体,在确定实验装置时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
A.反应物的状态B.反应条件
C.该气体的用途D.该气体的物理性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主体知识的归纳中,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生活常识
B.节约意识
C.安全常识
D.环保意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