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实验小组的同学研讨初中常见物质之间的反应关系,其操作及部分现象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水溶液呈________性(填“酸”、“中”或“碱”)。

(2)气体B的化学式是________,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3)溶液C中的溶质可能是______,③中产生浑浊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溶液D的溶质由两种元素组成,⑤中产生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5)实验最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指示剂除外)。

碱 CO2 2NaOH+CO2===Na2CO3+H2O Ca(OH)2 Na2CO3+ Ca(OH)2===CaCO3↓+ 2NaOH Na2CO3+2HCl===NaCl+H2O+CO2↑ NaCl、HCl 【解析】试题(1)石蕊试液遇到酸性物质变红色,遇到碱性物质变蓝色,故A的水溶液呈碱性; (2)气体B的化学式是CO2,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OH + CO2 Na2...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乐陵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在化学反应中,有A、B、C三种物质各12g,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生成25g D,此时再向残留物中加入6gA,继续充分反应后,反应物中只有B有剩余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n,则m:n为  

A. 1:2 B. 3:1 C. 1:1 D. 3:2

A 【解析】有A、B、C三种物质各12g,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生成25g D,此时再向残留物中加入6gA,继续充分反应后,反应物中只有B有剩余,说明没加入6gA之前,A已完全反应,反应后B、C均有剩余,同时也说明12g+6g=18gA恰好能与12gC完全反应,则参加反应的A和C的质量比为18g:12g=3:2。根据 3A+2B+C═2D 3m n 3 2 m:n=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原名校2018届九年级考第四次大联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请用化学用语填空: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____;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所用硫酸铜的构成粒子是__________。

N Cu2+和SO42- 【解析】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离子符号书写:元素(或根)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带电荷的数值,数字在左,正负号在右,电荷数为1时,1不写。硫酸铜的构成粒子是Cu2+和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厦门市翔安区2018届九年级中考复习模拟卷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古代湿法炼铜的反应原理是:Fe+CuSO4= FeSO4+Cu,若得到16kg的铜,理论上需要铁质量是多少?
【解析】
设铁的质量为x。

56/64=x/16

x=14Kg

答:理论上需要铁的质量是14kg。

本题在解题过程中格式有什么错误?请指出错误并改正。______________

解题中所列的已知量没有单位,应该为16kg 【解析】认真检查解题过程,发现问题。通过检查,x不写单位,没问题,发现解题中所列的已知量没有单位,应该为16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厦门市翔安区2018届九年级中考复习模拟卷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在用白磷(白磷与红磷组成相同,着火点为40℃)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小明同学利用单孔橡胶塞塞上细玻璃管,细玻璃管上端用气球密封,将装置放在天平上称量总质量为M1,将锥形瓶取下,取出细玻璃管,下端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用橡皮塞将锥形瓶塞紧,并引燃白磷,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观察到A、C中气球的大小不同,用理化知识解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______;

(2)白磷燃烧过程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想利用该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还需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C再次放到天平上称量,天平仍然平衡,在此化学反应中,从微观角度分析天平平衡的原_________;

白磷燃烧消耗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冷却至室温后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C中气球变小,A中压强等于外界气压,所以A、C中气球大小不等; 白磷燃烧发出黄光,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的白烟; 待装置冷却后,将装置放在天平上称量质量为M2,将M1与M2进行比较;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不变。 【解析】(1)根据气球的大小与锥形瓶内气体的压强大小有关,若外界大气压大于锥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厦门市翔安区2018届九年级中考复习模拟卷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如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A、B、C析出晶体时均不含结晶水),根据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溶解度最大的物质是

(2)若将M点处C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以选择的方法是 (填序号)。

A.降低温度 B.增加溶质 C.蒸发溶剂

(3)t2℃时,将等质量的A、B、C的饱和溶液都升温到t3℃,溶液中溶剂质量的大小关系是(忽略水的挥发)

(1)C (2)BC (3)A=C<B 【解析】试题根据溶解度曲线的含义可知(1)t1℃时,溶解度最大的物质是溶解度曲线最高的物质C;(2)若将M点处C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因为物质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可以选择的方法是升高温度,增加溶质、蒸发溶剂;故选择BC; (3)t2℃时,将等质量的A、B、C的饱和溶液都升温到t3℃,t2℃时AC的溶解度数值相等且大于B物质,故溶液中溶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厦门市翔安区2018届九年级中考复习模拟卷化学试卷 题型:多选题

(双选)下列描述的变化,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爆炸、蒸发

B. 气化、腐烂

C. 熔化、发酵

D. 发热、沸腾

BC 【解析】A、爆炸有些属于物理变化,例如锅炉爆炸,有些属于化学变化,例如火药爆炸;蒸发属于物理变化,错误;B、气化是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腐烂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正确;C、熔化的过程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发酵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正确;D、发热、沸腾的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北省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质量检测理综(一)化学试卷 题型:综合题

(题文)根据下图所示的回答问题。

(1)在白色点滴板1~6的孔穴中分别滴加2滴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为红色的孔穴有(填孔穴序号)____________。再向孔穴4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溶液变为紫色,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试管①和②的现象相比较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实验①是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操作,M烧杯中的物质应是_________________。丙实验②电子秤上的量筒中盛有浓硫酸,放置一段时间,电子秤示数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6 2NaOH+H2S04=Na2SO4 +2H2O 相同温度下,不同物质在同种溶剂里的溶解度是不同的 浓硫酸 示数变大,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或浓硫酸吸收了空气中的水蒸气) 【解析】本题考查了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物质溶解性的影响因素,浓硫酸的性质和稀释。难度不大,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得出正确的结论。 (1)稀盐酸、稀硫酸、白醋都是显酸性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菏泽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成语、俗语、古诗词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词句中蕴含化学变化的是

A. 木已成舟 B.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C. 百炼成钢 D.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 【解析】A、木已成舟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B、铁杵磨成针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C、百炼成钢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