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碳单质多种多样,但化学性质相似,常温下具有 性;寒冬,人们常常烧炭取暖,这是利用了碳单质的 性;专家提醒,这种传统的取暖方式潜藏着巨大的危险,需要打开门窗,保持通风,因为过程中产生的一氧化碳能与血红蛋白结合,具有 性。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用恰当的化学用语表示下列相关内容中带点的字:
2016年12月中国各地为雾霾笼罩,雾霾是雾和霾组成。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是近地面层空气中的水分子(n个水分子________)分子间隔变小使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霾也称灰霾,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及可吸入颗粒物。中国当前雾霾的形成机制是在二氧化氮(化学式________)、氨气的参与下将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中硫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转化为硫酸盐(含硫酸根离子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用语可准确、简洁地记录、表达和交流化学信息.请用化学符号填写:
(1)氨气______;(2)2个碳酸根离子______;
(3)5个镁原子______;(4)甲烷中碳元素的化合价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设计错误的是( )
A. 用蒸馏的方法可以使硬水软化 B.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NH3
C. 用灼热的铜网除去N2中的O2 D. 用100mL量筒量取5.6 mL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化学用语表示:
(1)锌元素_________;(2)2个铵根离子________;
(3)二氧化硅 ______;(4)人体缺少_____元素,会导致甲状腺疾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央视《是真的吗?》栏目中有一段视频:将“锡纸”剪成一段两头宽中间窄的纸条,然后两头分别连接电池的正负极,观察到“锡纸”立即燃烧。据此,某实验小组同学取某种“锡纸”进行了以下探究。
(1)“锡纸”燃烧的原因:“锡纸”两端接入电池两极后造成短路致使“锡纸”燃烧,从燃烧的条件分析:开始“锡纸”不燃烧,但短路后却能燃烧的原因是 。
(2)探究“锡纸”中金属的成分:“锡纸”中的金属是锡吗?
【查阅资料】①“锡纸”是锡箔或铝箔和纸粘合而成;②锌粉是一种深灰色固体;
③ 锡(Sn)与酸或盐溶液反应生成+2价的锡盐。
【提出猜想】猜想Ⅰ:“锡纸”中的金属是锡; 猜想Ⅱ:“锡纸”中的金属是铝。
【进行实验】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分析与结论 |
取打磨后的“锡纸”片放入试管中,滴加氯化锌溶液 | “锡纸”表面有深灰色固体析出 | 根据实验现象,结合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猜想 (填“Ⅰ”或“Ⅱ”)成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交流讨论】①实验中打磨“锡纸”的目的是 ;
②下列物质的溶液不可以替代氯化锌溶液完成上述实验的是 (填序号)。
A.氯化铜 B.硝酸银 C.硫酸钠 D.硫酸亚铁
【反思应用】
电器短路会引起火灾,我们要严加防范。如果电器着火应该采取的灭火方法是: 。
【探究拓展】该小组为了测定镁铜合金中镁的质量分数,取出3g合金样品,将60g稀硫酸分为6等份依次加入样品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重,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
稀硫酸用量 | 第1份 | 第2份 | 第3份 | 第4份 | 第5份 | 第6份 |
剩余固体质量 | m | 2.0g | 1.5g | 1.0g | 0.6g | 0.6g |
(3)表格中,m= 。
(4)合金样品中镁的质量= 。
(5)计算所用稀硫酸中H2SO4的质量分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下同)
(6)计算当加入第4份硫酸溶液且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X为红色的金属单质,A、D、F、Y、Z为气体,A、B、D、E为常见的氧化物,C是一种不含金属元素的盐,H可用新制Cu(OH)2检验.(部分反应的条件、生成物略去)
(1)化学式:C____、G______.
(2)大气中D含量过高会危害环境,请提出一条降低大气中D含量的措施______.
(3)反应④的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关于④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填字母编号).
A.可实现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 B.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营养物质
C.可实现化学能转变为热能 D.可保持大气某些物质含量相对稳定
(4)一定条件下,D、Z可以合成甲醇(CH4O),则参加反应D与Z的质量比为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氟化物能有效预防龋齿,所以在防蛀牙的牙膏中常常添加有氟化物,这样的牙膏被称为含氟牙膏。“含氟牙膏”中的“氟”指的是( )
A. 元素 B. 原子 C. 离子 D. 单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