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一个镁原子失去两个电子变成Mg2+ B. 铝原子核外有13个电子
C. 三种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D. 镁、铝、硅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门头沟区2019届初三化学上学期期末测试卷 题型:实验题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 a 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可用E装置收集氧气,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检验气体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用大理石(固)和稀盐酸(液)在常温下制取二氧化碳,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若用C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将_______ 放在瓶口,若观察到________,说明瓶中已充满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流程题
煤化工是以煤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固体燃料以及各种化工产品的工业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煤是复杂的混合物,主要含碳元素
B.由煤加工成焦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C.家用“液化石油气”就是煤隔绝空气加热得到的产品
D.煤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2)煤的加工产品有很多用途,其中焦炭广泛应用于炼铁。如图是高炉炼铁的示意图。请根据图例回答:
①炼铁过程中焦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高炉炼铁会产生大量的高炉气体,其主要成分是高浓度的CO和氧化铁尘粒。请你对高炉气体的处理提出合理化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
(3)化肥厂生产合成氨的原料是煤、空气、水。生产简要流程如下:
煤气发生炉中主要反应:①C+O2=CO2;②C+H2O=CO+H2。两个反应必须进行调控才能保持一定的炉温。判断:反应②________(填“放出”或“吸收”)热量。将合成的氨气部分通入碳化塔,既除去了二氧化碳又得到了化肥NH4HCO3,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联考化学试卷 题型:计算题
把8g高锰酸钾装入大试管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为7.6g,计算:
(1)生成氧气的质量是多少?
(2)已经分解的高锰酸钾的质量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联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CO2与CO的知识归纳错误的是( )
A | 组成 | 1个二氧化碳分子比1个一氧化碳分子多1个氧原子. |
B | 性质 | 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都能溶于水,水溶液显酸性;都能与碱反应;都能燃烧等. |
C | 用途 | 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化工产品的原料和气体肥料,“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等;CO可用作气体燃料、冶炼金属的还原剂等. |
D | 危害 | 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等.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现欲探究一固体混合物A的成分,已知其中可能含有Na2CO3、NaCl、Ba(NO3)2、Cu(NO3)2四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可能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进行)。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反应的现象做出判断,填写以下空白:
(1)气体B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沉淀D的化学式为_______。
(3)写出实验过程②中生成蓝色沉淀F的一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滤液C中肯定大量存在的金属离子符号为_______。
(5)混合物A中,还不能确定存在的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无色液体X是下列四种物质中的一种。将其分成等量的三份,向其中分别加入少量的稀硫酸、饱和石灰水、酚酞试液,产生的现象如下表。则X是下列选项中的
加入的物质 | 稀硫酸 | 饱和石灰水 | 酚酞试液 |
现象 | 有气泡冒出 | 有白色沉淀 | 变成红色 |
A. 稀盐酸 B. NaOH溶液 C. NaCl溶液 D. Na2CO3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西省、第三中学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联考化学试卷 题型:综合题
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一为探究铁生锈的实验,B试管中植物油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证明铁生锈需要接触水的对比实验为___________(填字母)
(2)通过图二实验,可探究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 该实验中两朵棉花都未能燃烧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三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改进装置,若实验结束后发现氧气含量比理论值偏小,则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云南省文山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综合题
(1)已知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当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_____。该实验中红磷稍过量的目的是________。
(2)请回忆你学习过的“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并按要求完成实验方案一和实验方案二。(下表中“实验结论”选填“=”、“>”、“<”符号)
实验方案 | 方案一 | 方案二 |
反应现象 | 铁钉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 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反应前的总质量 | m1 | n1 |
反应后的总质量 | m2 | n2 |
实验结论分析 | m1______m2 | n1______n2 |
将两个实验结果进行对比讨论时,有同学有一个方案观察到天平不平衡,是因为______,因此不能说质量不守恒。在反应物不变的前提下,要使天平平衡,你对该方案的改进措施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