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微型实验.
(1)在制气管中加入石灰石,推压加液器活塞加入适量稀盐酸,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反应原理.
(2)当制气管中的反应停止后,试管中溶液倒吸进制气管中,产生白色沉淀,请解释产生上述现象可能的原因.

分析 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能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氯化钠.

解答 解:(1)在制气管中加入石灰石,推压加液器活塞加入适量稀盐酸时,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故答案为:CaCO3+2HCl═CaCl2+H2O+CO2↑.
(2)当制气管中的反应停止后,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能被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导致装置中的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试管中溶液倒吸进制气管中,溶液中的碳酸钠能和制气管中的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因此产生白色沉淀.
故答案为: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能被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导致装置中的气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试管中溶液倒吸进制气管中,溶液中的碳酸钠能和制气管中的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因此产生白色沉淀.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奔跑吧兄弟》是某卫视的一档热播娱乐节目,其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1)节目最刺激的游戏是“撕名牌”.“名牌”是贴在队员衣服后面,标有自己姓名的标牌,制作材料有棉布、塑料等.其中塑料属于有机化合物(填“有机”或“无机”).
(2)队员鹿寒胃酸过多,需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药品.该药品在治疗胃酸过多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OH)3+3HCl═AlCl3+3H2O.
(3)队员王阻拦很擅长老火煲汤,猪骨汤是其中之一.煲制猪骨汤的主要原料:猪骨、玉米、胡萝卜、小青菜等,其中小青菜富含的营养物质是维生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化学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生产及健康状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煤的直接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可能导致酸雨
B.硝酸铵可用作复合肥,给植物提供所需的营养物质
C.做胃镜时不可以用碳酸钡代替硫酸钡作为钡餐使用
D.氯化钠是生活中常见的调味剂,高浓度的氯化钠溶液可以杀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FeSO4、CuSO4的混合溶液中投入一些锌粉,完全反应后得到一些固体沉淀.过滤,向沉淀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对上述固体沉淀有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1)一定含有Zn(2)一定含有Fe(3)一定含有Cu
(4)可能含有Zn(5)可能含有Fe(6)可能含有Cu.
A.(1)(2)(3)B.(2)(3)(4)C.(3)(4)(5)D.(1)(2)(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8.为了探究相同条件下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某兴趣小组同学进行如下两组实验.(提示:本实验所用汽油与KMnO4、碘均不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l】KMnO4晶体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实验
根据实验步骤、实验操作图示填写相关实验现象.
实验步骤实验操作图示实验操作及现象
步骤1振荡后静置:
(1)A试管中晶体全部溶解,溶液呈紫(紫红、红)色;B试管中晶体不溶解,汽油不变色.
步骤2将步骤1中A试管内溶液倒入B试管中,振荡后静置:(2)B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为液体分层,上层为无色,下层为紫红色,试管底部无固体残留.
【实验2]碘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实验
根据实验操作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操作图示实验结论或解释
(3)由图2所示现象可知:碘微(选填“不”、“微”或“易”)溶于水
(4)图3所示试管中液体分层.上层紫红色溶液的名称是碘的汽油溶液.说明碘在汽油中的溶解性比在水中强(选填“强”或“弱”)
【反思与应用】
(5)①碘易溶于酒精.若【实验2】中汽油用酒精代替,振荡后静置,最终所得液体不分层(选填“分层”或“不分层”).
②“从稀碘水中提取碘”是“海带提碘”工艺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其原理类似【实验2]中第二步操作.工业实际生产时使用其他挥发性液体代替汽油,这种挥发性液体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与水不互溶,碘在这种液体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标号①的仪器名称:①长颈漏斗.
(2)用高锰酸钾制取O2时,用A、D进行实验,写出该反应化学方程式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发现水槽中的水变红的原因为试管口没有塞棉花.
气体收集完毕时,应先从水中取出导管(填“从水中去除导气管”或“熄灭酒精灯”)
(3)某同学在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气体时,写出该反应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将气体的发生装置由B改进为F,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4)实验室用固体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混合物加热的方法制取甲烷.该实验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收集装置是可选择D或E.
(5)向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有Ag(填化学式),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Fe(NO32(填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下列物质:①食盐水②水银③冰水混合物④液态氮⑤澄清石灰水⑥五氧化二磷⑦洁净的空气⑧高锰酸钾⑨二氧化锰,用正确序号填空:
属于混合物的是①⑤⑦;属于纯净物的是②③④⑥⑧⑨;
属于单质的是②④;属于化合物的是③⑥⑧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2.结合如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②分液漏斗
(2)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3)用B、D装置组合可制取二氧化碳(填名称)气体.
(4)工业常需分离H2、CO2的混合气体,某同学采用装置G能达到分离该混合气体的目的,操作步骤如下:
①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A,通入混合气体,可收集到气体氢气.
②然后,关闭活塞A,打开活塞B,又可收集到另一种气体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古时候,人类在与自然界的种种灾难进行抗争中,学会了使用“火”,“火”是物质燃烧产生的现象,请你写出通常情况下,燃烧的三个条件:(1)物质具有可燃性;(2)可燃物与氧气接触;(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