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将空气依次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浓硫酸、灼热的铜网,可得到含少量稀有气体的氮气;
②露置在空气中的浓硫酸和浓盐酸,一段时间后溶质质量分数减小的原理相同;
③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灭火的途径之一;
④Al可以实现单质氧化物碱的转化;
⑤实现CuO→Cu的转化,可以利用C、CO、H2的还原性
A. ①⑤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⑤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实验学校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表除去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 )
物质 | 杂质 | 除去杂质的方法 | |
A | KCl | MnO2 | 溶解、过滤、蒸发 |
B | N2 | O2 | 通过灼热的铜网 |
C | NaOH溶液 | Na2CO3 | 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 |
D | CO | CO2 | 先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再通过浓硫酸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聊城市冠县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碳酸氢钠是小苏打的主要成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许多重要的用途。化学课上,同学们为了解碳酸氢钠的性质,将一定质量的碳酸氢钠和稀硫酸混合,充分反应后,有气体逸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H2SO4=Na2SO4+2H2O+2CO2↑,同学们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了探究:认为除一定含有硫酸钠外可能还含有其他成分,因此进行了猜想并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用品)pH试纸、锌片、氧化铜粉末、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
(猜想与假设)反应后溶液总溶质的可能组成成分。
猜想一:硫酸钠
猜想二:硫酸钠、_____(填名称或化学式均可)。
猜想三:硫酸钠、硫酸
(实验探究)同学们取反应后的溶液用不同方案进行如下实验,请根据结论完成如表实验现象中的空格。
实验方案 | A | B | C | D |
实验操作 | ||||
实验现象 | _____ | 产生白色沉淀 | 试纸变色,对照标准比色,pH<7 | _____ |
实验结论 | 猜想二不正确 | 猜想三正确 | 猜想三正确 | 猜想三正确 |
(得出结论)猜想三正确。
(评价反思)
(1)老师对同学们能用多种方案进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给予了肯定,同时指出探究中存在一处明显操作错误是:_____。
(2)有同学对实验方案B的结论提出了质疑,认为仅凭此现象不能得出猜想三正确,请说明理由_____。
(总结提高)依据所给实验用品,设计不同的方案确认猜想三是正确的,请你写出你的实验方案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聊城市冠县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建立宏观与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A. 50mL酒精与5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分子变小了
B.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和原子都发生改变
C. 过氧化氢溶液能分解出氧气﹣﹣过氧化氢中含有氧分子
D. 通过气味辨别酒精和水﹣﹣分子不断运动,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2019届九年级中考训练题(一)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灭火器原理”后,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并对反应后瓶中残留废液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废液中所含溶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猜想1: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Na2CO3和HCl
猜想2:废液中的溶质只有NaCl
猜想3:皮液中的溶质是NaCl、HCl
猜想4:废液中的溶质是_____。
(讨论与交流)
小明认为猜想I无需验证就知道是错误的,用化学方程式说明他的理由_____
(实验与结论)
小亮同学为验证猜想3,取少量废液装入试管中,然后滴入酚酞溶液,发现溶液不变色,于是小亮认为猜想3正确。你认为他的结论正确或错误的理由是_____。
请你另设计实验方案验证猜想3: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_____ | _____ | 猜想3正确 |
(拓展与应用)若废液中的溶质是NaCl和HCl,根据盐酸的性质,无需另加试剂,只要对废液进行_____操作,即可从废液中得到NaCl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2019届九年级中考训练题(一)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化学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生活、生产资料。下列做法利用了化学变化的是
A. 铁铸成锅 B. 干冰制冷 C. 盐酸除锈 D. 海水晒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下图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是______物质,t1℃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为_______g。
(2)使一定量接近饱和的A物质溶液变为饱和溶液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t1℃时,将一定量B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液的质量将_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4)t2℃时,分别用50gA、B制成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A_____B(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陶瓷烧制 B. 火药使用
C. 粮食酿酒 D. 甲骨刻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福建省漳州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银杏果中含有银杏酸(化学式:C22H34O3),下列有关银杏酸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类别上看:银杏酸不属于氧化物
B. 从含量上看:银杏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 从宏观上看:银杏酸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 从微观上看:银杏酸由 22 个碳原子、34 个氢原子和 3 个氧原子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