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放平稳且面对刻度线,初次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9 mL。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11 mL,则该学生倒出的液体的体积 ( )

A. 等于8 mL B. 小于8 mL C. 大于8 mL D. 无法判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科粤版版九年级化学上 第4章 生命之源水 单元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熟石灰(主要成分是Ca(OH)2)是重要的建筑原料,可以通过生石灰(主要成分为CaO)加水反应得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据此填写下表。

项目

反应物

生成物

CaO

H2O

Ca(OH)2

质量比

_____

_____

74

A

_____

9g

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宜宾市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

0

ⅤA

ⅥA

ⅦA

2 He

4.003

7 N

14.01

8 O

16.00

9 F

19.00

10 Ne

20.18

15 P

30.97

16 S

32.06

17 Cl

35.45

18 Ar

39.95

33 As

74.92

34 Se

78.96

35 Br

79.90

36 Kr

83.80

51 Sb

121.8

52 Te

127.6

53 I

126.9

54 Xe

131.3

(1)原子序数为52的元素符号为______,它的核内有______个质子,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它属于______元素(填“金属”或“非金属”).

(2)表中所列的稀有气体元素有______种.

(3)已知同一族中,各元素单质的物理性质呈一定规律性递变,如熔点、沸点逐渐升高.又已知氧气是气体,单质硫是固体,请你推断单质硒、碲的状态是______ (填“固态”、“液态”或“气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盐城市2018届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推断题

A—G是初中常见的几种物质,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A、C是无色液体,B、F是无色气体,D、G是黑色固体,E在纯净的B中燃烧火星四射,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A______D______G______

(2)写出A→B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于______反应(选填“化合”或“分解”);在该反应中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______和______不变。

(3)写出B→G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做此燃烧实验时,通常在集气瓶中装入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盐城市2018届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后以及快慢,说法错误的是 ( )

A. 在试管中加入几小块大理石,先平放在试管口,再缓慢竖直试管

B. 把点燃的木炭放入燃烧匙内,由上而下缓慢伸入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

C. 排水法集满氧气后,先熄灭酒精灯后撤离导管

D. 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点燃红磷后要迅速伸入集气瓶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盐城市2018届九年级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

A. 开水沸腾 B. 铁锅生锈 C. 青铜熔化浇铸成工艺品 D. 玻璃破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重庆大成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B 题型:填空题

将下列各仪器名称前的字母序号填在与其用途相对应的题目后面。

(1)用来夹试管的工具是_______。 (2)贮存固体药品的仪器是___。

(3)常作为反应用的玻璃容器是______。 (4)用于洗涤仪器内壁的工具是____。

(5)用于夹持燃烧镁条的工具是____。

(6)检验物质可燃性,进行固体燃烧实验的仪器是____。

(7)用于加热浓缩溶液、析出晶体的瓷器是____。

(8)加热时常垫在玻璃容器与热源之间的用品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南京外国语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十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实验探究分解氯酸钾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

(设计实验)用图 1 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Ⅰ:检查装置气密性,操作方法是______,观察到______,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步骤Ⅱ:按照如图 1 装入药品;

步骤Ⅲ:加热右侧支管,用带火星的木条在导管口检验生成的气体; 步骤Ⅳ:冷却后,将装置倾斜,使左侧支管中的药品进入右侧支管,再加热右侧支管,用带火星的木条在导 管口检验生成的气体.

(实验现象)步骤Ⅲ和步骤Ⅳ中,一段时间后都能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但不同的是______.

(交流反思)要想确认分解氯酸钾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还需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的_____和_____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

(拓展探究)在老师的指导下,该小组同学利用图 2 所示装置继续进行深入探究.以氧气的体积分数为纵 坐标,温度为横坐标,得到图 3 所示曲线(图中的“1:2”、“1:1”、“2:1”、“3:1”、“4:1”、“5:1”指氯 酸钾和二氧化锰的质量比).

(实 验 分 析) 根据图 3氯酸钾的分解温度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质量比变化的大致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 ;分解氯酸钾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可能是因为二氧化锰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福建省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为寻找常温下能加速过氧化氢分解的物质,并通过实验比较它们的效果,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在四组对比实验中,效果较差的是 ( )

A. 第一组同时实验,观察比较反应过程中两个气球体积的变化

B. 第二组同时实验,观察比较反应过程中两者产生气泡的快慢

C. 第三组分两次实验,看木条是否能复燃

D. 第四组分两次实验,比较收集一定体积的气体所需要的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