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1)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
①日常生活中,常用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②在水的净化过程中,常利用活性炭的______性除去异味;
③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它们的___________不同。
(2)下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接通电源观察两电极都有气泡产生。
①通电一段时间后,玻璃管a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a、b两玻璃管收集的气体体积比约为____。实验时常在水中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目的是________。
②下图为水分解的微观过程:
水的分解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微粒是__,结合实验现象,写出水通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
【答案】煮沸 吸附 分子构成 氢气(H2) 2:1 增强水的导电性 氢原子和氧原子 2H2O2H2↑+O2↑
【解析】
水电解生成氧气和氢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①自来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故日常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②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在水的净化过程中,常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除去异味。
③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故水和过氧化氢化学性质不同是由于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
(2)①水电解生成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故通电一段时间后,玻璃管a收集到的气体是氢气,a、b两玻璃管收集的气体体积比约为2:1。实验时常在水中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在水中会电离出硫酸根离子、钠离子增加溶液的导电性,故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
②化学反应实质是分子的破裂,原子的重新组合,故水的分解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水通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2H2O2H2↑+O2↑。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是80℃含有100g水的KNO3溶液,操作过程如图所示。
已知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 20 | 30 | 40 | 50 | 60 | 70 | 80 |
溶解度/g | 32 | 46 | 64 | 85.5 | 110 | 138 | 170 |
对以上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甲、乙、丙、丁四种溶液中,饱和溶液只有2种
B. 丙和丁溶液中的溶质质量相同
C. 四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乙>甲>丙=丁
D. 如果将甲溶液直接冷却到析出固体,开始析出固体的温度在60~70℃之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是相对分子质量为16的有机物,A在空气中不完全燃烧生成B、C、D,常温下C和D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体,其中C可用于灭火,E在空气中的含量居第二位。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是CH4
B. E→B、E→C只能通过化合反应实现
C. E是由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单质
D. 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为CO2+C2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通过如下实验对稀硫酸部分化学性质进行验证,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Mg和稀硫酸
实验二:MgO和稀硫酸
实验三:Ba(NO3)2溶液和稀硫酸
实验四:KOH溶液和稀硫酸
(1)实验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实验四无明显现象,再将打磨过的铁丝浸入该试验后的溶液中,仍无明显现象,据此_____(选填“能”或“不能”)验证KOH溶液和HSO4发生反应
(3)将上述所有实验后的溶液混合,并进行如下实验:
①写出滤液a中所含溶质的所有可能情况_____。
②分析上述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用白色沉淀A一定能除去MgC12溶液中的少量盐酸
B 用白色沉淀B能检验CaCl2溶液中是否含有盐酸
C 用滤液b与适量的K2SO4溶液混合,过滤,制备KNO3溶液
D 向溶液c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或过量的NaCO3溶液都有明显的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碳单质是初中化学的重要物质之一。图①、②、③对应三种碳的单质,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①②③分别为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示意图。金刚石是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通常用来______,而石墨具有导电性,通常用来作_____,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的原因是____。
(2)X、Y、Z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X是有毒气体,Y是不支持燃烧的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写出X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
②写出Y→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A、B、C是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的三种金属。取形状大小相同的A、B、C三种金属,分别向其加入同体积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实验现象如下表所示,请回答:
实验 | |||
现象 | 速率快,产生大量气泡 | 速率缓慢,产生气泡较少 | 无现象 |
(1)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填字母)。
(2)将金属C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其表面有银析出,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向金属A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剂,溶液变红色。则此溶液的pH_____(填“>”“<”或“=”)7。再向该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溶液由红色变为紫色,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与生活、科技息息相关。请填写下列空格。
(1)为防止老车人发生骨质疏松,可补充一定量的___________。(填“钙”、“碘”或“钠”)元素。
(2)食醋是常用的调味品,一般含有3%~5%的醋酸(CH3COOH),食醋的pH_______(填“<”、
“=”或“>”)7。打开装食醋的瓶盖,会闻到酸味,从微观角度解释为_________。将白醋与捣碎的鸡蛋壳混合,发现有少量气泡产生且鸡蛋壳逐渐减少,该变化属于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第24届冬奥会将于2022年2月在北京和张家口举行。冰上运动场馆外墙将铺设新型塑料聚氟乙烯膜[C2H2F2]n,它美观耐用,该材料属于___________(填“金属材料”或“有机合成材料”)。
(4)冰箱里放活性炭除异味主要利用其________性;C60属于_____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
(5)我国可燃冰开采技术世界领先,将可燃冰进行二次能源开发意义重大。甲烷和水在一定条件下可制备合成气(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金属铝和铜的活动性强弱,开展了以下活动。
(查阅资料)
经查阅,金属铝在常温下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对比实验)
编号 | 操作 | 现象 |
甲 | 将表面未打磨的铝丝浸入CuSO4溶液中 | 无明显现象 |
乙 | 将表面打磨后的铝丝浸入CuSO4溶液中 | 铝丝表面析出红色固体 |
丙 | 将表面未打磨的铝丝浸入CuCl2溶液中 | 铝丝表面析出红色固体 |
(1)比较实验乙和实验_____(填“甲”或“丙”)可得知:打磨能破坏氧化铝薄膜。
(2)实验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据此可知金属活动性Al比Cu_____(填“强”或“弱”)。
(3)小明同学对实验丙的现象进行分析,认为H2O对氧化铝薄膜有破坏作用。但此观点马上被其他同学否定,否定的依据是_____。
(猜测与探究)
小组同学针对实验丙的现象,经讨论后猜测:Cl-破坏了氧化铝薄膜。
为检验此猜测是否正确,他们首先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相同的CuSO4溶液,并均浸入表面未打磨的铝丝,然后进行了新的探究:
操作 | 现象 | 结论 | 推论 |
(1)向一支试管中再加入 NaCl固体 | 铝丝表面析 出红色固体 | 氧化铝薄膜 被破坏 | Na+或①_____能 破坏氧化铝薄膜 |
(2)向另一支试管中再加入 Na2SO4固体 | ②_____ | 氧化铝薄膜 未被破坏 | Na+和SO42都不能 破坏氧化铝薄膜 |
(结论与反思)
得出结论:前述猜测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总结反思:本次探究充分运用了比较法和控制变量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初中化学教科书中的一些实验装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实验中,一段时间后可根据观察到_____的现象,得出铁生锈需要与氧气接触的结论;
(2)B实验中,观察到薄铜片上的乒乓球碎片先燃烧,滤纸碎片后燃烧,可以说明燃烧条件之一是_____;
(3)C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
(4)D实验中,向水中加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