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咨询老师准备用亚硫酸钠溶液与浓硫酸反应来制备一定量的]。老师给他们提供了一瓶亚硫酸钠溶液并告知该瓶溶液放置时间可能较长,不知是否变质。兴趣小组的同学分成甲、乙两小组对该瓶亚硫酸钠溶液成分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该瓶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该瓶溶液中亚硫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查阅资料]
a、Na2SO3有较强还原性,在空气中易被氧气氧化:;
b、Na2SO3能与酸反应产生SO2气体;
c、SO32-、SO42-均能与Ba2+反应产生白色沉淀,BaSO3可溶于稀盐酸。
[作出猜想]
猜想1:没有变质,成分是Na2SO3;
猜想2:完全变质,成分是Na2SO4;
猜想3:部分变质,成分是Na2SO3和Na2SO4。
[实验探究I]甲组设计实验探究溶液是否变质:
甲组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步骤1 |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 | 产生气泡 | 溶液中含有_____ |
步骤2 | _____ | _____ | 溶液中含有Na2SO4 |
实验结论是_____。
[实验探究Ⅱ]乙组设计如下实验测定Na2S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连好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在锥形瓶中放人126g该样品,通入N2的目的是_____。
(2)实验前称量C装置的质量为128.8g。
(3)关闭活塞K,用注射器推入浓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注射器可以换为_____,也能控制液体试剂的滴加速率。
(4)打开活塞K,缓缓鼓入一定量的N2,继续通入N2的作用是_____。
(5)再次称量C装置的质量为135.2g。
(6)计算出该溶液中Na2SO3的质量分数为10%,若没有D装置,实验结果将_____(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反思]由此可得出,保存亚硫酸钠时应_____。
【答案】Na2SO3 向上述溶液中再加入氯化钡溶液(合理即可) 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含有Na2SO3和Na2SO4,说明溶液部分变质(或猜想3正确) 排出装置中的二氧化碳,防止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 分液漏斗 将生成的二氧化硫全部排出,让C装置中的氢氧化钠全部吸收二氧化硫 偏大 密封保存
【解析】
[实验探究Ⅰ] 步骤1: 根据“Na2SO3能与酸反应产生SO2气体”可知,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产生气泡,说明溶液中含有Na2SO3;
步骤2:硫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向上述溶液中再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Na2SO4;
由此可得实验结论是溶液含有Na2SO3和Na2SO4,说明溶液部分变质(或猜想3正确);
[实验探究Ⅱ](1)连好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在锥形瓶中放入126g该样品,通入N2,其目的是排出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影响实验结果;
(3)关闭活塞K,用注射器推入浓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注射器可以换为分液漏斗,也能控制液体试剂的滴加速率;
(4)打开活塞K,再缓缓鼓入一定量的N2,继续通入N2的作用是使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全部被C装置吸收;
(6)计算出该溶液中Na2SO3的质量分数为10%,若没有D装置,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被C装置吸收,导致计算的二氧化硫质量偏大,从而导致实验结果将偏大;
[反思]由此可得出,保存亚硫酸钠时应密封保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测定一瓶硫酸铜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取出50克该溶液于烧杯中,向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氢氧化钠溶淀液,反应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用氢氧化钠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请你仔细分析此关系图,并进行计算。
(1)当滴入氢氧化钠溶液_____克时,硫酸铜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2)b点时,过滤,所得滤液中的溶质有_____。
(3)最终产生的沉淀的质量为_____。(写出计算过程,下同)
(4)此硫酸铜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固体物质W在水、乙醇两种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w在乙醇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B.t1℃时,物质w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在乙醇中的溶解度
C.将t2℃时物质w的水溶液降温至t1℃有晶体析出
D.t2℃时,物质w在水中与在乙醇中的溶解度都为m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 如图为金刚、石墨和C60的结构模型图,图中小球代表碳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原子的排列方式改变,则构成的物质种类改变
B. 相同元素组成的不同物质,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产物相同
C. 相同元素组成的不同物质,化学性质相同
D. 在特定的条件下,石墨既可转化为金刚石,也可转化为C6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农作物秸秆属于农业生态系统中一种十分宝贵的生物质能资源。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对于促进农民增收、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以及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秸秆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C6H10O5)n]。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纤维素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为_____。
(2)发电厂将秸秆粉碎压缩成颗粒,作为燃料用于发电。如果直接在农田中燃烧秸秆的主要危害是_____。
(3)将秸秆还田,可作为农家肥料,但某植物在生长过程中还需要施用复合肥。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是_____(填标号)。
A KNO3
B CO(NH2)2
C NH4NO3
D NH4H2PO4
(4)以秸秆为原料可生产出可降解塑料餐盒;该塑料属于_____(选填“合成有机高分子”、“天然有机高分子”、“合金”)材料。
(5)利用秸秆可生产乙醇,加入到汽油中制成乙醇汽油。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其中一步反应为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作用下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请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6)在农村,秸秆曾经作为燃料广泛使用,但秸秆不完全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气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随着社会的进步,农村可以推广使用下列哪些能源替代秸秆_____。
A 沼气
B 天然气
C 太阳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 如图为金刚、石墨和C60的结构模型图,图中小球代表碳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原子的排列方式改变,则构成的物质种类改变
B. 相同元素组成的不同物质,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产物相同
C. 相同元素组成的不同物质,化学性质相同
D. 在特定的条件下,石墨既可转化为金刚石,也可转化为C6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农作物秸秆属于农业生态系统中一种十分宝贵的生物质能资源。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对于促进农民增收、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以及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秸秆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C6H10O5)n]。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纤维素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为_____。
(2)发电厂将秸秆粉碎压缩成颗粒,作为燃料用于发电。如果直接在农田中燃烧秸秆的主要危害是_____。
(3)将秸秆还田,可作为农家肥料,但某植物在生长过程中还需要施用复合肥。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是_____(填标号)。
A KNO3
B CO(NH2)2
C NH4NO3
D NH4H2PO4
(4)以秸秆为原料可生产出可降解塑料餐盒;该塑料属于_____(选填“合成有机高分子”、“天然有机高分子”、“合金”)材料。
(5)利用秸秆可生产乙醇,加入到汽油中制成乙醇汽油。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其中一步反应为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作用下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请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
(6)在农村,秸秆曾经作为燃料广泛使用,但秸秆不完全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气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随着社会的进步,农村可以推广使用下列哪些能源替代秸秆_____。
A 沼气
B 天然气
C 太阳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5分)下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P点的含义是 。
(2)t2℃时,将50g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溶液的质量为 g。
(3)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 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4)将t1℃时,将盛有c的饱和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如图),向水中加入一 定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后,试管中的溶液变浑浊,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工业上用闪锌矿(主要含ZnS,还含PbS等杂质)制备锌的流程如下图( 部分产物已略去):
已知: Zn 的沸点为907°C,C的沸点为4827°C,Pb 的沸点为1749°C
(1)制备锌的过程中使用焦炭的作用是生成CO和_____________。
(2) Zn 能与PbCl2溶液反应生成Pb,说明Zn的金属活动性比Pb_____________(填 “弱”或“强”)。
(3)由粗锌制Zn需在“隔绝空气”条件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工厂烟气脱硫工艺不仅能消除二氧化硫,还能将其转化为硫酸钙等产品,实现“变废为宝”,原理为 。则吸收上述制备流程中产生的6.4t SO2至少需要含CaCO3 80 %的石灰石多少(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