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小明同学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逐滴滴加盐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结论:两种物质发生了中和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
【提出问题】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什么呢?
【假设猜想】猜想一:只有NaCl                   猜想二:NaCl、HCl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猜想,进行如下三个方案的探究.
实验方案测溶液pH滴加Na2CO3溶液滴加AgNO3溶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试纸变色,对比比色卡,pH<7有气泡产生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结论溶液中有HCl溶液中有HCl溶液中有HCl
【得出结论】通过探究,小明同学确定猜想二是正确的.
【实验评价】在以上实验探究中存在两处明显错误,请指出这两处错误:
(1)实验操作中的错误是方案1中使用pH试纸的操作不对.
(2)实验方案中也有一个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方案2中加AgNO3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有Cl-,并不能说明溶液中一定有HCl.
【反思拓展】
(1)请你再帮助小明设计一个不同原理的实验方案,验证他的猜想:
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锌粒,如果产生气泡,证明反应后溶液中有盐酸
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锌粒,如果产生气泡,证明反应后溶液中有盐酸
(2)小红同学也做了相同的实验,却验证了猜想一是正确的,请分析小明实验中导致酸过量的一条可能原因:滴加盐酸的速率过快.

分析 根据酚酞试液遇碱性溶液显红色以及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进行解答;
【假设猜想】根据酚酞试液遇中性、酸性溶液显无色解答;
【实验探究】根据碳酸钠溶液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进行解答;
[实验评价]根据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性的方法以及加AgNO3产生白色沉淀只能说明溶液中有Cl-进行解答;
【反思拓展】(1)根据锌粒可以和盐酸反应解答;(2)根据应控制滴加盐酸的速率解答.

解答 解:酚酞试液遇碱性溶液显红色,所以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慢慢滴加盐酸,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说明两种物质发生了反应,其中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
【假设猜想】酚酞试液遇中性、酸性溶液显无色,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是氯化钠或氯化钠和氯化氢;
【实验探究】根据碳酸钠溶液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故有气泡产生;
【实验评价】: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性时不能将pH试纸直接伸入待测液中,所以方案1中使用pH试纸的操作不对;方案2中加AgNO3产生白色沉淀只能说明溶液中有Cl-,不能说明只有HCl;
【反思拓展】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锌粒,如果产生气泡,证明反应后溶液中有盐酸;
(2)小明实验中导致酸过量的一条可能原因:滴加盐酸的速率过快.
答案:红;  NaOH+HCl=NaCl+H2O;
【假设猜想】NaCl、HCl;
【实验评价】方案1中使用pH试纸的操作不对;方案2中加AgNO3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有Cl-,并不能说明溶液中一定有HCl;
【反思拓展】(1)根据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锌粒,如果产生气泡,证明反应后溶液中有盐酸解答;
(2)滴加盐酸的速率过快.

点评 结合课本知识和实验技能,考查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题综合性较强,考查出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验相结合的能力,还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道不错的综合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现有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已知它们分别是稀硫酸、BaCl2溶液、Na2CO3溶液中的一种.下列四种试剂中,不能将上述三种无色溶液一次鉴别出来的是(  )
A.石蕊试液B.酚酞试液C.稀硫酸D.K2CO3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2010年4月,冰岛埃亚菲亚德拉火山爆发,大量水蒸气和二氧化硫混杂在火山灰中,随空气流动大面积蔓延.
(1)二氧化硫(SO2)中硫和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1.
(2)据专家估算,全球火山每年释放出数百亿千克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在空气中经过一系列变化生成硫酸,加剧了酸雨污染.二氧化硫形成硫酸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SO2+2H2O+O2=2H2SO4,试计算16千克的二氧化硫完全反应生成硫酸多少千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时,铁丝要绕成螺旋状状,这是为了增大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和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铁丝一端系火柴棒,这是为了引燃铁丝;点燃火柴,待火柴燃尽时缓慢地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还要在瓶里装一些水或沙目的是为防止燃烧产生的熔融物溅落瓶底,使瓶底炸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0℃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B.40℃时,等质量的甲、乙分别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甲<乙
C.40℃时,将甲、乙的溶液降温至2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D.40℃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析出晶体的质量甲大于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从冰箱中拿出一个杯子,放在空气中,外壁会潮湿,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文物部门常把贵重的书画保存在充满氮气的密闭箱中,这是利用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或不活泼) 而作保护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2个氢分子-2HB.3个氧原子-O3C.5个钠离子-5$\stackrel{+1}{Na}$D.4个水分子-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整理和归纳是有效的学习方法.下面是某同学对Mg、Fe、Cu、Hg、Ag五种金属相关知识的归纳,请你参与并回答问题:
(1)从化学性质上看,这五种金属中,有一种金属的盐溶液能与其他四种金属发生反应,该金属是Mg或镁.
(2)性质决定用途.用铜制作的导线经济性、实用性俱佳,用铜作导线是利用了铜的导电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请根据下列实验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甲实验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示意图.为进一步证明木炭与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继续进行的实验是向集气瓶中注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
(2)乙实验是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预先在集气瓶中放少量水的目的是防止炸裂瓶底,该反应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3)丙实验中检验试管b中气体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木条复燃,说明为氧气.
(4)丁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一和装置二中气球的位置不同,更合理的是装置二(填“装置一”或“装置二”),理由是能让空气更易流通,全部通过铜粉,使氧气与铜粉充分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