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学习小组提出以下说法:①碳的还原性可用于冶金工业;②图书馆着火用水基型灭火器灭火;③吹灭蜡烛的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④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说明酒精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⑤石油是一种化工产品;⑥常用的清洁能源有: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 )
A. ①④⑥ B. ②④⑤ C. ①③⑥ D. ①④⑤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阜阳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铜是人类最早利用的金属之一。
(1)下列铜制品中,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_______( 填字母,下同),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________。(A.铜质奖牌 B.铜导线 C.铜火锅)
(2)“湿法炼铜”的原理是硫酸铜溶液与铁发生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由该反应可知,金属铁的活动性______(填“强于”或“弱于”)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19届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九年级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是:
请回答:
(1)A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2)参加反应的A、B分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_。
(3)该反应说明A物质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但实际应用上却不用它作燃料,其原因是生成物有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2019届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九年级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
B.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 铜片在空气中加热其表面会变红色
D. 点燃的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草酸存在于自然界的植物中。草酸晶体(H2C2O4•2H2O)无色固体,熔点为101℃,易溶于水,受热脱水、升华,170℃以上分解。草酸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沉淀。请完成下列实验:
实验一、甲组同学按照如图所示的装置,通过实验检验草酸晶体的分解产物,装置B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C中有气泡逸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知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一定有____。
实验二、乙组同学认为草酸晶体分解的产物中还有CO,为进行验证,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
(信息提供)
①氢氧化钠溶液能很好的吸收二氧化碳。
②浓硫酸是实验室里一种常用的干燥剂,能干燥某些气体。
(探究)
(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A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2气体,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还观察到以下现象:①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②E装置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有CO气体。
(结论)通过上述探究:草酸晶体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讨论)装置末端酒精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
(定量探究)
某同学在实验结束后,收集装置F中的白色固体,测其质量为10g,则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
A. 用镶有金刚石的玻璃刀裁划玻璃 B. 天然气用作燃料
C. 水制冰块 D. 铜用于制造导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做法不符合绿色发展模式要求的是( )
A. 方便生活,推广使用一次性塑料餐盒 B. 绿色出行,提倡乘公共交通工具
C. 变废为宝,回收秸秆加工为生物柴油 D. 节能减排,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西藏自治区拉萨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 B. 检查气密性
C. 滴瓶上的滴管用后不清洗直接放回原瓶 D. 塞紧橡皮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福建省莆田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错误的一组是( )
A. 蒸馏水和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 B. 金属铁和铜——观察颜色
C. 氮气和氧气——燃着的木条 D.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闻气味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