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小组同学研究的实验。
(1)一组利用甲图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对其性质进行研究。其中A注射器中装有足量的稀盐酸,C中①、④为润湿的石蕊棉球,②、③为干燥的石蕊棉球。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B的作用是___,C中能说明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的现象是___,能说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____。
(2)二组利用乙图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a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对比a、b处的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若验证可燃物燃烧的另一个条件,还需补充的实验操作是____(填序号)。
Ⅰ.停止通入氧气,改通氮气 Ⅱ.只对着b处加热 Ⅲ.把b处换成白磷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创意表达。营地晚会上同学们表演了“滴水生火”的化学魔术。用棉花包住约0.2 g过氧化钠(Na2O2)粉末,放在石棉网上,向棉花上滴加几滴水,观察到棉花迅速燃烧。
(1)完成化学方程式:2Na2O2 + 2H2O4NaOH + 。
(2)依据燃烧的条件分析,上述反应为棉花燃烧提供的条件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市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正式将“生态文明”写入了宪法,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 禁止燃放鞭炮 B. 使用清洁能源 C. 乘坐公交出行 D. 将废电池填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有甲、乙、丙、丁四种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HCl、H2SO4、BaCl2、Na2CO3溶液中的一种。为区别这四种溶液,现将它们两两混合并得到下面现象:
溶液 | 甲+乙 | 乙+丙 | 丙+丁 | 甲+丁 |
现象 | 无明显现象 | 白色沉淀 | 白色沉淀 | 无色气体 |
根据对上述现象的分析,可推知甲、乙、丙、丁四种溶液的顺序依次是
A.HCl、BaCl2、H2SO4、Na2CO3
B.H2SO4、HCl、BaCl2、Na2CO3
C.HCl、H2SO4、BaCl2、Na2CO3
D.H2SO4、Na2CO3、HCl、Ba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水变成冰,体积膨胀分子间隔变大
B. 水烧开后把壶盖顶开分子数目变多
C. 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发生分解反应分子种类变化
D. 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分子运动速率变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下列物质:①浓盐酸;②碘酒;③金;④黑色的氧化铜;⑤氧气;⑥硫酸锌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 (填序号,下同);属于单质的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①用锤子砸铜块,看是否可以砸成片;②加热铜片,观察铜片表面是否变黑:③如下图所示,加热铜片一端,观察另一端的蜡烛是否熔化。其中研究金属物理性质的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19届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某同学将如下实验一反应后的物质和实验二反应后的硬质玻璃管中的物质倒入同一个容器内,发现有化学反应发生,于是便对容器内反应后的物质成分探究产生了兴趣。
(查阅资料):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讨论分析)同学们经过讨论分析,认定该容器内物质混合后会发生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设计实验)为进一步确定容器内物质成分,同学们做了以下探究,请完成填空。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一、把容器内的混合物过滤,得到固体和溶液,将固体烘干,用磁铁吸引固体。 | ___________ | 固体中不含铁。 |
二、取少量步骤一固体,加入过________。 | 固体粉末减少,溶液变成黄色 | 固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__。 |
三、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 溶液中含有硝酸铜 |
(问题探讨)混合物中不含单质铁的原因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天津市河北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家用电器着火可以用水浇灭 B. 可以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来灭火
C. 任何燃料完全燃烧时,一定会生成二氧化碳 D. 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时可能发生爆炸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