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有关甲烷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烷的化学式为C2H4 B. 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

C. 甲烷密度比空气的大 D. 甲烷与空气的混合物遇火不会发生爆炸

【答案】B

【解析】A、一个甲烷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组成,故A错误;B、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故B正确;C、甲烷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故C错误; D、甲烷与氧气或空气混合达到一定程度时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必须采取通风、严禁烟火等安全措施,故D错误;

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取一滤纸条,等间距10滴紫色石蕊试液,然后装入玻璃管中(如图所示),两端管口同时放入分别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球,几秒后观察到图示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氨水的pH大于7,盐酸的pH小于7

B.浓氨水和浓盐酸都易挥发  

C.氨分子和氯化氢分子运动速率都相等  

D.酸、碱能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颜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中应预先______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0)科学家设想利用太阳能加热器捕捉CO2释放CO2,实现碳循环(如图所示)

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对此非常感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如下装置探究上述设想的反应原理是否可行。

(1)能证明装置A释放CO2的现象是

(2)装置B在实验结束撤掉酒精喷灯时的作用是

(3)上述反应结束后,小组同学对D中固体的成分进行探究,以证明是否捕捉CO2

【猜想与假设】

D中的固体可能为:I.只有氧化钙;.氧化钙与碳酸钙;.只有碳酸钙

【进行实验】

甲同学从D中取一定量的固体于试管中,并加入一定量的水,振荡,有白色不溶物。甲同学据此认为试管中的固体为碳酸钙,即猜想成立。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猜想成立,其理由是

乙同学从D中取一定量的固体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触摸试管外壁,感觉发热;继续向试管中加入几滴稀盐酸,没有发现气泡产生。乙同学据此认为试管中的固体只有氧化钙,即猜想I成立。丙同学认为乙的实验不足以证明猜想I成立,理由是

丙同学认为利用感觉温度变化的方法判断是否有氧化钙不可靠,他用水、酚酞试液和

稀盐酸证明了猜想成立,请完成他的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猜想成立

(4)通过以上探究,小组同学认为科学家的设想在反应原理上是可行的。该设想的优点

(填字母序号)

A.原料易得 B.充分利用太阳能 C.释放出的CO2可作为资源加以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晾干衣服 B.燃放烟花 C.铁器生锈 D.食物腐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原料不是高炉炼铁所需的是

A. 孔雀石 B. 焦炭 C. 石灰石 D. 铁矿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8分)下图所示的是物质A~F相互间的关系(“→”表示物质间存在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通常情况下A是能参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的气体;B在工业上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生产等领域;D的溶液呈蓝色;E是地壳中含量最多金属元素的单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与光合作用所得的气体产物是  ,B的化学式   

(2)F可能是   

(3)C和D在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E和F在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常见的装置(其中G、I为干燥装置),根据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

(2)用A装置制取的某气体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请写出用A装置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3)现用G装置收集到一瓶无色无味的气体,欲检验其是否为CO2的方法是 ;若改用F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应从 (填“a”或“b”)通入.

(4)常温下,氨气(NH3)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溶液呈碱性.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原理是NH4C1(固)与Ca(OH)2(固)混合共热.现要制得干燥的氨气并处理尾气,防止污染空气,所选择的装置连接顺序依次是B→ →F→H(填装置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BaCl2溶液鉴别Na2SO4溶液和AgNO3溶液

B. 用澄清石灰水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

C. 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白酒和白醋

D. 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