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载体和方法,现提供大家熟悉的四个实验,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A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氢气燃烧生成水;
(2)在B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硫粉剧烈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3)C实验说明CO2具有的性质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4)D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OH+CO2═Na2CO3+H2O.

分析 (1)氢气燃烧过程中,烧杯内壁出现小水珠,说明氢气燃烧生成了水;
(2)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3)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4)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解答 解:(1)氢气燃烧过程中,烧杯内壁出现小水珠,通过A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氢气燃烧生成水.
故填:氢气燃烧生成水.
(2)在B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硫粉剧烈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故填:硫粉剧烈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3)C实验中,蜡烛由下而上依次熄灭,说明CO2具有的性质: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故填: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4)D实验中,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故填:2NaOH+CO2═Na2CO3+H2O.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物质性质决定用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碱石灰有吸水性,可干燥SO2
B.CO2不可燃,可扑灭燃着的镁带
C.氢氧化钠是碱,可改良酸性土壤
D.硫酸铜能使蛋白质变性,可用于游泳池水消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纯碱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B.硫酸可用于制铅酸蓄电池
C.烧碱可用于生产炉具清洁剂D.熟石灰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归纳与整理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
“我是小小科学家”化学活动小组以“酸碱盐的性质”为主题进行探究性学习,请你来解决下列问题:
A.小红同学从某农田里取回一份土壤样品,结果检测时呈酸性,从经济和可行方面考虑,那么要改良此土壤的酸性,应向农田里施加(1)Ca(OH)2(填化学式).
B.小红同学用下图总结了NaOH的四条化学性质(即NaOH与四类物质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2)为了验证反应①,小红将无色酚酞试液滴入NaOH溶液中,溶液由无色变成红色.
(3)依据反应④说明NaOH必须密封保存,否则在空气中容易变质,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
(4)标出反应②生成的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stackrel{+1}{H}$2O.
(5)为了验证反应③能够发生,你可选择的物质是c.
a.Na2CO3     b.HCl       c.FeCl3          d.Ba(N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某研究性小组将某次实验室制得的CO2气体持续通入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NaOH溶液中,测得pH值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已知:
①NaHCO3溶液显碱性,NaHCO3溶液微热时不会转化成碳酸钠溶液.
②Na2CO3溶液转化成NaHCO3溶液时,溶液的碱性会减弱.
③二氧化碳持续通入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如下反应:
CO2+2NaOH=Na2CO3+H2O           Na2CO3+H2O+CO2=2NaHCO3
试回答下列问题:
(1)通入少量CO2气体时溶液仍显红色,其原因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并且剩余的氢氧化钠溶液也显碱性.
(2)实验刚结束时测得溶液的pH<7,其可能的原因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了碳酸,将最后所得的溶液微热后冷却至室温,溶液变红色,其原因是碳酸分解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溶液变成碳酸氢钠溶液.
(3)若C点为某种溶质溶于水形成的溶液,则C点是碳酸氢钠这种物质溶于水形成的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实验过程中与图象描述相符的一组是(  )
A.
两份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双氧水溶液在有无MnO2的情况下产生氧气
B.
向一定质量的稀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C.
向等质量的镁、锌两种金属中分别加入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
D.
室温下,向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如图所示
(1)A处是浓氨水,B处放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长滤纸条,可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
(2)若另取一相同V形玻璃管(含相同的实验用品),在A处稍加热,在更短的时间内可观察到上述现象,请从微观角度解释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某实验小组的同学要从BaCl2、NaCl混合溶液中得到较纯净的BaCl2和NaCl晶体,为此进行下列实验设计和操作,请回答下列问题.
【提出问题】如何分离BaCl2和NaCl,并得到两种晶体?
【设计方案并实验】
张南同学的实验方案:取一部分混合液于试管中,先向其中加入适量的Na2SO4溶液,过滤,向滤渣中加入适量稀盐酸,将滤液蒸发结晶.

小岗同学的实验方案:取一部分混合液于试管中,先向其中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过滤,向滤渣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将滤液蒸发结晶.

【填写实验报告】
(1)请写出张南同学加入Na2SO4溶液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aCl2+Na2SO4═BaSO4↓+2NaCl
(2)小岗同学向滤渣中再加入过量稀盐酸的实验现象是白色固体逐渐溶解,产生气泡;
【交流与评价】
(3)小岗同学认为张南同学实验方案不合理,理由是向其中加入适量的Na2SO4溶液时,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过滤,向滤渣中加人适量稀盐酸时,硫酸钡不能和稀盐酸反应,因此不能得到氯化钡晶体
(4)小岗同学的实验中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后,所得溶液中的离子有①Na+、Cl-、CO32-(填离子符号) 张南同学认为加入过量稀盐酸可以把碳酸钠杂质去掉,这样做会使所得的氯化钠溶液含有杂质离子,所以方案不合理,但小岗同学认为只要把滤液进行蒸发结晶就不会影响实验结果,在进行蒸发操作时,当②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
【反思与总结】
(5)小岗同学在进行操作时所用试剂都是过量的,但后来得到物质确是纯净的,由此我们得出的经验是:如果我们前面加入试剂不能控制适量,那么可以通过后面加入的试剂与前面加入的过量试剂反应除去干扰离子,而不产生杂质离子或引入干扰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7.甲、乙、丙、丁4种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由氢、碳、氧、钠中的1~3种元素组成.
用如图所示装置和试剂做了以下3个连续实验.
已知:酚酞溶液遇Na2CO3溶液、NaHCO3溶液均呈红色.
(1)打开K,将胶头滴管中的水挤入集气瓶中,振荡集气瓶,观察到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触摸集气瓶壁,感觉到微热.
①已知甲为白色固体,有强烈的腐蚀性,易潮解,则甲的化学式为NaOH.
②烧杯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的原因是NaOH溶解放热,集气瓶内气体压强增大,大于大气压.
(2)关闭K,打开集气瓶塞,将少量黑色固体乙点燃后,立即伸入瓶中,塞紧瓶塞,观察到乙在丙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燃烧产物丁分子的微观示意图为,则丙分子的微观示意图为
(3)待乙充分燃烧至熄灭后,冷却至室温,振荡集气瓶后,打开K,观察到烧杯中的溶液沿导管进入集气瓶,瓶中产生大量气泡.
①烧杯中的溶液进入集气瓶后产生气泡的原因Na2CO3+2HCl═2NaCl+CO2↑+H2O(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②充分反应后,集气瓶内溶液为无色,则溶液中的溶质除酚酞、NaCl外,还可能有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