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焙面”是《舌尖上的中国•2》展现的开封美食,其味道鲜美,富含多种营养素。其中含有的不饱和脂肪酸(C20H30O2)具有降低胆固醇等作用,下列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A.属于有机物 B.在氧气中完全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C.它的一个分子中含有52个原子 D.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0%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为检查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纯度,取该样品12g放入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入35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杂质不参加反应),反应后烧杯中剩余固体物质和溶液共42.6g,
(1)反应生成CO2的质量为 g;
(2)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装食品用的聚乙烯塑料袋常用加热的方法封口,这种封口方法利用的是塑料的 (填“热塑性”或“热固性”);
塑料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请你说出一条塑料的优点?
废弃塑料会造成“白色污染”,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答一条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多角度认识物质,能帮助我们更全面了解物质世界。以氧气和二氧化碳为例,回答下列问题:
(1)认识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①从宏观上看,氧气和二氧化碳都由 (填“元素”、“原子”或“分子”,下同)组成。
②从微观上看,氧气和二氧化碳都由 构成。
(2)认识物质的性质
①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纳米铁粉在氧气中可自燃生成氧化铁,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 。
②将蘸有酒精的棉芯点燃后放入烧杯中,向烧杯中缓缓倾倒二氧化碳,观察到烧杯中的棉芯自下而上熄灭(如图)。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有 ,由此可推知的灭火原理是 。若使棉芯下半段恢复燃烧,操作方法是 。
(3)认识物质的制法
①某同学用软塑料瓶自制气体发生装置,通过捏放瓶身可随时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 (如图4)。若利用该装置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若利用该装置制二氧化碳,无纺布包内药品为 (写名称)。
②工业上常用液化空气制氧气,该过程发生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4)辩证地认识物质
①量变引起质变。例如:碳在充足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 (写化学式)。
②功过相对论。从“二氧化碳导致温室效应”的事实分析,“过”:使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等;“功”: (举一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核事故时往往泄漏出污染物(具有放射性的碘原子)。为避免核辐射,需一次性口服100毫克(不具放射性的碘原子),使人体甲状腺中碘达到饱和而不再吸收外界的碘,从而起到保护作用。请回答:
(1)是一种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78的碘原子。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2)和两者的关系是 。
A、同种元素 B、同种物质 C、同种分子 D、同种原子
(3)假设所处的环境已受污染,通过服用加碘食盐(注:加碘食盐中的碘为)的方法能否有效起到避免核辐射的目的呢?
【查阅资料】成人每天食用食盐的质量通常为6g;某种加碘食盐的标签如图所示。
【问题分析】500g该品牌食盐中,含碘的最大质量是 ;若要使人体甲状腺中的碘达到饱和,至少需要一次性食用该品牌碘盐 。
【结论】日常服用加碘食盐 (填“能”或“不能”)起到避免核辐射目的,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做了两个实验:CuSO4溶液分别与NaOH溶液、BaCl2溶液反应。实验结束后将两实验中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烧杯中,充分混合后过滤,得到滤液呈无色。
(1)写出废液混合后使滤液变无色时一定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
(2)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石蕊溶液仍为紫色,则滤液呈__ _性(填“酸”、“中”或“碱”)
(3)该小组的同学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Ⅰ:__ __ ;猜想Ⅱ:__ ;猜想Ⅲ:__。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实验①: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纯碱溶液,振荡。 | 无明显现象 | 猜想Ⅱ不成立 |
实验②:__ __ | 产生白色沉淀 | 猜想Ⅲ成立 |
在实验②后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到酚酞溶液变成红色。
【交流拓展】要使蓝色溶液变成无色,还可以用不同于上述原理的方法,即在蓝色溶液中加入足量的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其本质原因是( )
A.都能与指示剂作用
B.都能解离出氢氧根离子
C.都能解离出金属阳离子
D.都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