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实验室制取氧气时有以下操作步骤:①装入药品;②检査气密性;③点燃酒精灯; ④固定装置;⑤熄灭酒精灯;⑥收集氧气;⑦从水槽中取出导管,其中顺序合理的是(  )
A.②①④③⑥⑦⑤B.②④①③⑥⑤⑦C.①②④③⑥⑤⑦D.②①④③⑥⑤⑦

分析 根据加热高锰酸钾分解制取氧气时的操作步骤为:查、装、定、点、收、移、熄,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分别是:连(连接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装入固体药品,注意用高锰酸钾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定(用铁架台固定仪器装置)→点(用火柴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收(收集氧气)→移(把导管移出水面)→熄(熄灭酒精灯),可得题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②①④③⑥⑦⑤.
故选: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制取氧气的步骤的口诀(“查、装、定、点、收、移、熄”,谐音“茶庄定点收利息”)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镁离子:Mg+2B.碳酸钠:NaCO3
C.两个氢原子:2HD.氧元素显-2价:$\stackrel{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蔗糖溶解的过程就是在水分子作用下,蔗糖分子均匀分散到水分子中的过程
B.搅拌和升温能加快溶解,是因为加快了分子的运动速率
C.室温下,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适量硝酸钾固体能形成硝酸钾饱和溶液
D.氯化钠是由带正电荷的钠离子和带负电荷的氯离子构成,所以氯化钠显电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0.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艰辛的努力,终于提出了现代元素周期表的雏形.如表为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利用如表回答相关问题:

(1)请在表格中画出16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化学反应中该原子比较容易得到(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离子;
(2)表示的是Al3+(填粒子符号).
(3)上表中第二、三周期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的变化规律是从左到右随着核电荷数的依次递增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
(4)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同一周期的原因是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5)表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元素是氦、氖、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物质的性质不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氧气的氧化性B.在标准状况下氢气的密度
C.在通常状况下氯气的颜色D.水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7. 实验一和实验二是两个设计证明分子运动的实验.在实验二的锥形瓶中,小瓶中装有浓氨水,锥形瓶口用一张滤纸盖住,滤纸刚刚用酚酞溶液浸泡过.
(1)实验一中观察到的现象是A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变红,可以得到的结论是①氨分子在不断的运动、②氨水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
(2)实验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锥形瓶口滤纸变成红色.
(3)在实验一中的大烧杯外放一杯酚酞溶液(B)的目的是对比作用,说明酚酞的变色与空气无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时,用剩的药品要放回到原试剂瓶中,以免浪费
B.稀有气体可以和其他物质发生反应
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发生改变
D.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应使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小欣是小小化学迷,最近对蜡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开始了一系列的实验.
(1)点燃一支蜡烛,观察蜡烛燃烧,其中发生物理变化的现象是蜡烛熔化.
(2)用一木条迅速插入到蜡烛火焰中(如图1),片刻后取出,观察到了如图2所示的现象.请你在图2中的括号内写出箭头处的现象是火焰的哪个位置灼烧的,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蜡烛的火焰中外焰温度最高,焰心的温度最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0.根据下面两个实验回答问题.

(1)如图1所示,实验时往A处注入H2O2溶液,在B处下方加热使硫粉燃烧,产生的气体通入C处的目的是防止二氧化硫污染空气,写出B处发生的化学方程式S+O2$\frac{\underline{\;点燃\;}}{\;}$SO2
(2)如图2所示,实验条件的差别是水温不同,对比两个实验能得出有关分子性质的结论是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