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请根据下列实验图示回答相关问题:

(1)图A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示意图.为进一步证明木炭与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应继续进行的实验是向集气瓶滴入几滴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是否变浑浊.
(2)图B中,仪器a的名称为分液漏斗;写出实验室中利用该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二氧化碳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原因是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密度大于空气,验证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在集气瓶的口部放一根燃着的木条,观察木条是否熄灭.
(3)做一朵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将小花的一半用水喷湿,放入装置C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湿润的一半变为红色.此实验说明CO2具有的化学性质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酸(H2O+CO2=H2CO3).
(4)小明在查阅资料时发现镁条能在CO2中燃烧,他在装置D中进行实验,发现镁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产生一种白色固体和一种黑色固体,这个实验使你对物质燃烧的条件产生的新认识是燃烧不需要有氧气,或者二氧化碳也不是万能的灭火剂.

分析 (1)图A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示意图.为进一步证明木炭与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实际上是证明生成了新物质,而对应的新物质是二氧化碳,所以可以采用澄清石灰水
(2)图B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实验采用了分液漏斗进行实验,可以减少液体药品的使用,同时利于控制反应的开始和结束.制取二氧化碳是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喝氯化钙.二氧化碳由于能溶于水且密度大于空气所以才只能采用向上拍空气法收集.验证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在集气瓶的口部放一根燃着的木条,观察木条是否熄灭.
(3)做一朵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将小花的一半用水喷湿,放入装置C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湿润的一半变为红色.此实验说明CO2具有的化学性质是 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酸(H2O+CO2=H2CO3).
(4)小明在查阅资料时发现镁条能在CO2中燃烧,他在装置D中进行实验,发现镁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产生一种白色固体和一种黑色固体,这属于信息提炼,或者知识再加工.

解答 解:(1)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可以向集气瓶滴入几滴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是否变浑浊.
(2)仪器a的名称为 分液漏斗;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是用碳酸钙和盐酸反应,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CaCO3+2HCl=CaCl2+H2O+CO2↑;二氧化碳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原因是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密度大于空气,验证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在集气瓶的口部放一根燃着的木条,观察木条是否熄灭.
(3)做一朵用石蕊试液染成紫色的干燥小花,将小花的一半用水喷湿,放入装置C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湿润的一半变为红色.此实验说明CO2具有的化学性质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酸(H2O+CO2=H2CO3).
(4)小明在查阅资料时发现镁条能在CO2中燃烧,他在装置D中进行实验,发现镁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热,产生一种白色固体和一种黑色固体,这个实验使你对物质燃烧的条件产生的新认识是 燃烧不需要有氧气,或者二氧化碳也不是万能的灭火剂.
故答案为:(1)向集气瓶滴入几滴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是否变浑浊.
(2)分液漏斗; CaCO3+2HCl=CaCl2+H2O+CO2↑;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密度大于空气;在集气瓶的口部放一根燃着的木条,观察木条是否熄灭.
(3)湿润的一半变为红色;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酸(H2O+CO2=H2CO3).
(4)燃烧不需要有氧气,或者二氧化碳也不是万能的灭火剂.

点评 熟练记住三大气体的制备的原理、装置以及检验等基本内容,这是实验考察的重点,也是实验设计的基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实验室要配制50g 10%的氯化钠溶液,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通过计算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5g;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会使结果偏小(填“偏小”“不变”“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关于O2、CO2的叙述错误的是(  )
A.O2可以供给呼吸,主要来源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B.O2、CO2中都含有氧分子
C.紫色石蕊试液,燃着的木条,带火星的木条都可以鉴别O2、CO2
D.CO2用于灭火是由CO2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共同决定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9.A~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已知A和E都可以作燃料,其中A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
(2)将C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
(3)E物质作燃料的优点是产物不污染环境(答一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6.分析和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因果关系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洗洁精能够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洁精能够溶解油污
B.碳酸钠溶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是因为碳酸钠属于碱类物质
C.各种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H+),所以酸溶液具有许多相似的化学性质
D.复分解反应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有上述物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实验室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开始时要先通入一氧化碳后加热氧化铁,实验结束时要先停止加热后,继续通入一氧化碳至试管冷却
B.实验过程中要对尾气进行处理,不能排放到空气中
C.实验现象是红色固体变为黑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实验原理为:FeO+CO$\frac{\underline{\;高温\;}}{\;}$Fe+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关于元素、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B.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会发生改变
C.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D.同种元素的原子和离子都可以相互转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有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组成
B.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碳原子和氧原子直接构成了二氧化碳
D.二氧化碳由一种碳元素和两种氧元素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4.如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可用于探究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
(1)此组实验烧杯中的热水除提高温度外,主要还起到
隔绝氧气的作用.
(2)若将图2中的白磷换成红磷,不能观察到燃烧现象,从而再次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着火点.
(3)如图3所示,用棉花分别蘸酒精和水,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实验初始阶段发现蘸酒精的棉花燃烧、蘸水的棉花不燃烧.由此可以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
(4)如果白磷和红磷靠近些,白磷先起火,红磷会随后着火,这是因为白磷燃烧放出热量,使红磷的温度达到其着火点;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frac{\underline{\;点燃\;}}{\;}$2P2O5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