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2018学年仁爱版九年级化学专题二第一单元基础题 题型:实验题
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该同学的实验步 骤如下:
①将图中的集气瓶分为 5 等份,并作好标记。
②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 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
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_____。
(2)步骤②集气瓶中的现象是_____;步骤③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 是_____,由此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
(3)该实验可推论出氮气_____(填“ 易” 或“ 难” )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_____(填“活泼”或“不活泼”)的结论。
(4)若将红磷换成炭粉,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为什么?_____成功,原因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西省等学校招生考试化学滚动检测卷(三) 题型:填空题
洗涤是生活、生产中不可缺少的操作过程,下列有关洗涤方法中正确的是
A.清洗汽车修理工手上的油污,用汽油
B.清洗久置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瓶壁上的白色固体,用热水
C.清洗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后试管壁上留下的红色物质,用稀硫酸
D.清洗水壶中的水垢,用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2019届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测试卷 题型:实验题
盐酸是实验室中重要的化学试剂,初中化学中许多实验都用到了盐酸。
(1)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观察到瓶口有__________。下列实验中一定不会用到盐酸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除去熟石灰中的石灰石 B.鉴别氯化钠和碳酸钠
C.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D.除去铁钉上的锈迹
(2)用盐酸按照如图的方式进行中和反应实验,其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向烧杯中逐滴滴入盐酸至过量的过程中,能够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以下证明盐酸过量的操作及实验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 (填序号)。
A.滴加石蕊溶液,搅拌后溶液变蓝 B.另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搅拌后溶液颜色不变
C.加入蒸馏水,搅拌后溶液颜色不变 D.加入金属Cu片,产生气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2019届九年级化学第十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4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变化关系的是( )
A.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H2SO4 | B.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片 | C.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 D.向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2019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4单元自然界的水单元综合练习题 题型:填空题
如图是有关氧气的知识网络图(部分反应条件省略),用化学用语回答:
(1)物质①的化学式是_____;
(2)物质②中的阳离子是_____;
(3)物质③化学式中带点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_;
(4)生成物质④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2019届九年级化学第十二单元测试卷 题型:实验题
超市中的许多食物用保鲜膜包装后出售。保鲜膜为什么可以“保鲜”呢?
(设计实验)在A、B、C三只相同的玻璃杯中,分别注入等体积的蒸馏水,并在各玻璃杯外壁标明刻度,如图所示放置一周。
(实验现象)一周后发现:A杯中的水量几乎不变;而C杯中的水量减少较多;B杯中的现象是_____。
(解释)请用分子的知识解释C杯中水量减少的原因:_____。
(结论)保鲜膜除了可以阻止食物中水分流失,还能隔绝_____,防止食物腐败。
(提出新问题)制作保鲜膜的材料是热固性塑料还是热塑性塑料呢?
(实验)在一只试管中放入少量保鲜膜碎片,用酒精灯缓缓加热,观察到碎片熔化,冷却后变成固体,加热又可以熔化。由此得出:制作保鲜膜的材料是_____ (填“热塑性”或“热固性”)塑料。
(反思)保鲜膜虽然能延长食品的保鲜期,但大量使用后丢弃会造成_____,所以要控制使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