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碘元素具有预防和治疗甲状腺肿的作用,人体缺碘时易患粗脖子病.为了消除碘缺乏病,我国政府规定居民的食用盐必须是加碘食盐,简称碘盐.所谓碘盐就是在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下表某精制碘盐包装袋上的部分文字说明:
配料表食用盐、碘酸钾
含碘量(20mg~40mg)/kg
保质期18个月
食用方法待食物烹调好后再放入碘盐,勿长时间炖炒
贮藏指南避热、避光、密封、防潮
(1)已知碘酸钾的化学式为KIO3,①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5. ②碘酸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14.③一定量的碘酸钾中含有20g 碘,则碘酸钾的质量为33.7g.
(2)由食用方法和贮藏方法,可推测碘酸钾的化学性质之一是受热易分解(或不稳定).
(3)若1000g 碘盐中约含20mg 碘,①这里标明的碘的含量是指B;
A.碘单质 B.碘元素 C.碘原子 D.碘分子
②已知成人每天约需 0.15mg 碘,假设这些碘主要是从碘盐中摄取的,则成人每天需要食用碘盐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

分析 (1)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解答本题;根据相对分子的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根据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化合物中该元素的质量分数;
(2)由食用方法和储存方法说明碘酸钾不宜在较高的温度下使用和储存;
(3)根据加碘盐中的碘指的是碘元素进行解答;
根据题中信息“1000g碘盐中含20mg碘”进行计算.

解答 解:(1)①钾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设碘元素的化合价为X,故碘元素的化合价为:(+1)+X+(-2)×3═0  X═+5;故填:+5; 
②碘酸钾(KIO3)的相对分子质量=39+127+16×3=214;故填:214;
③需要碘酸钾的质量=20g÷$\frac{127}{214}×100%$=33.7g;故填:33.7;
(2)碘酸钾的食用方法是待食物烹调好后再放入碘盐,储存方法是密封、避光、防潮湿.说明碘酸钾不能接触较高的温度,因此说明碘酸钾具有受热易分解的性质;故填:受热易分解(或不稳定); 
(3)①加碘盐中的碘指的是碘元素,故选B; 
②由题意可知每1000g碘盐中约含20mg碘,则0.15mg碘需碘盐的质量为1000g×$\frac{0.15mg}{20mg}$=7.5g.
故填:7.5g.

点评 “关爱生命,拥抱健康”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对营养元素与人体健康的考查也就成了热点之一.会根据化学式进行有关相对分子质量、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是解此类题的关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4个坐标图分别表示实验过程中某些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
A.向盛有MnO2的烧杯中加入H2O2溶液B.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C.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D.向一定量石灰石中滴加稀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在课本附录的元素周期表中,第114号元素Uuq的原子是由俄罗斯科学家合成的,其相对原子质量为289,则该原子核中的电子数为(  )
A.114B.289C.175D.40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水是生命之源,“珍惜水、节约水、保护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1)广西大环江河中的水属于混合物(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广西水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有些村民用地下水作为生活用水,人们常用肥皂水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3)某同学自制如图1所示简易净水器,图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吸附作用.
(4)用图 2所示装置进行电解水的实验,b中收集到的气体是氢气,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2015年我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15H22O5,它是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
试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1)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
(2)青蒿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
(3)14.1g青蒿素中含碳元素的质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有下列物质:①氧气;②氮气;③五氧化二磷;④二氧化硫;⑤二氧化碳;⑥食盐水;⑦氖气.请用这些物质的数字代号填空: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②;
(2)属于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的是④;
(3)属于混合物的是⑥;
(4)属于稀有气体的是⑦;
(5)属于固体的是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将12g木炭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燃烧,其实验数据如表:
实验次数O2的质量生成CO2质量
第一次24g33g
第二次32g44g
第三次36g44g
(1)在三次实验中,第二次恰好完全反应.
(2)第一次实验木炭有剩余,剩余3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物质混合后能发生爆炸的是(  )
A.CO和CO2B.CO和H2C.面粉和空气D.CO2和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实验方案的设计中,没有正确体现对比这种科学思想的是(  )
A.
比较二氧化碳的含量
B.
研究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
C.
比较不同物质的着火点
D.
实验中水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