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1)8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2)t2℃时,把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的是
(3)t2℃时,把20g 乙物质加到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g;若要让乙物质从它的饱和溶液中全部结晶析出,应采取的方法是

【答案】
(1)50g
(2)丙
(3)6;蒸发结晶
【解析】(1)8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50g;
(2)t2℃时,把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的是丙物质,因为其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
(3)t2℃时,把20g 乙物质加到50g水中,因为在该温度下,溶解度为30g,故充分搅拌后,溶质不能溶解完,只能溶解15g,故所得溶液的质量是65g;要让乙物质从它的饱和溶液中全部结晶析出,应采取的方法是蒸发结晶.
故答案为:(1)50g;(2)丙;(3)6;蒸发结晶.(1)找出8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对应的纵坐标解答即可;
(2)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3)根据t2℃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找出该温度下50g水中实际溶解的乙的质量,然后根据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即可求出t2℃时,把20g 乙物质加到5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不大,可以蒸发结晶的方法使其从饱和溶液中全部结晶.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之一的瑞士科学家维特里希夫巧妙地选用生物大分子中的某原子(X)作为测量对象,测出相邻X原子间的距离和方位,再通过计算机破译了某些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构。已知X原子是有机分子中数量最多的原子,该原子是( )

A.CB.HC.OD.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人站在高土坡上对着输电线拉尿触电身亡,这说明尿液中一定含有导电的( )

A.分子B.原子C.离子D.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保护空气,提倡“低碳”,减少温室效应,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问题.科学家正在研究如图所示的二氧化碳新的循环体系.

(1)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2)已知甲醇CH3OH,甲醇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从图中分析得出的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填字母序号,下同)
A.二氧化碳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B.利用降温、加压将二氧化碳分离是化学变化
C.二氧化碳与氢气在复合催化剂下反应产物是混合物
D.液化石油气、汽油、甲醇等物质燃烧都有二氧化碳产生
(4)“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若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符合这一要求的产物是
A.甲醇(CH4O)
B.甲醛(CH2O)
C.乙醇(C2H6O)
D.乙醛(C2H4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化学用语的表示正确的是( )
A.2Co──2个一氧化碳分子
B.Mg+2──1个镁离子
C.H2──2个氢原子
D. ──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

2)烟道气中含有大量CO2,经“捕捉”可用于生产尿素、甲醇等产品。“捕捉”CO2的过程是在高压时将烟道气中的CO2溶解于甲醇,得到CO2的甲醇溶液。所得溶液中溶质是_____

3)下列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塑料、棉花、甲烷、硝酸钾、烧碱、硝酸铵。其中属于复合肥的是_____(填写化学式,下同),溶于水吸热的是_____,最简单有机物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下列认识不合理的是

A.食物合理搭配,以保证各种营养素的均衡摄入

B.大量使用化石燃料符合低碳经济的理念

C.研制、合成新药物为生命健康提供保障

D.材料科学的发展为实现中国制造 2025”提供有力支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对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验证:当打开K,反应一段时间后:
(1)B处的现象是 , 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C处现象是 . 写出C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A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D处的现象:; 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通常酸雨是指:( )

A.pH低于5.6的降水

B.pH高于5.6的降水

C.pH等于5.6的降水

D.pH<7的降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