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下列各组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铅笔芯、铜、酒精都是导体
B.冰、干冰、氯化钠都是晶体
C.合金、合成纤维、合成橡胶都是有机高分子材料
D.CO(NH22、NH4Cl、KNO3都是氮肥

分析 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和类别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 解:A、铅笔芯、铜具有导电性,是导体,而酒精不具有导电性,不是导体,错误;
B、晶体是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冰、干冰、氯化钠都是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故都属于晶体,正确;
C、合金属于金属材料,错误;
D、硝酸钾含有氮元素和钾元素,属于复合肥料,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对物质的分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物质的类别结合物质的性质进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某兴趣小组成员用排水法收集了一大瓶沼气池中的气体(如图1中的A,为了弄清楚它的成分,进行了有关的实验.请你与该小组一起完成以下探究活动:

【对气体猜想】猜想Ⅰ:全部是CH4
猜想Ⅱ:全部是CO
猜想Ⅲ:是CO和CO2 的混合气体;
猜想Ⅳ:是CH4和CO2的混合气体
【查阅资料】二氧化碳气体能很好地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实验和推断】将A中的气体依次通入B、C中,在D处点燃.
(1)要将A中的气体通入后面装置,应选择图2中的②(填序号)注水装置与A连接.
(2)若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A中的气体中有CO2气体.
(3)装置C的作用除去原气体中的二氧化碳.
(4)若D处倒扣的是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杯壁出现浑浊,且B中无明显现象,则“猜想Ⅰ、Ⅱ”可能成立;若D处倒扣的是干冷的烧杯,杯壁有水雾出现,有同学认为“猜想Ⅰ、Ⅳ”可能成立.另一位同学认为此现象不能证明收集到的气体中一定含有CH4,理由是气体通过B、C装置时会带出水蒸气;要排除这种干扰,采取的措施是点燃前先将气体干燥.
(5)采取(4)中的排除干扰措施后,若D处分别倒扣干冷的烧杯和内壁涂澄清石灰水的烧杯,杯壁分别出现水雾和浑浊现象,且B中也出现浑浊,则“猜想Ⅳ”成立.写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1.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存在某个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表:则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
    物质    田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20    m    8    6
  反应后质量/g    4    待测    28    2
A.“待测”数据为mB.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D.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为4: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世界上最轻材料“碳海绵”的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具备高弹性和疏松多孔的结构.它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状.下列有关“碳海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物质不可以燃烧B.该物质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C.可重复使用D.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 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一组“吹气球”实验,两套装置如图所示:
(1)仪器a的名称为分液漏斗.
(2)实验前,向甲装置的a中加水,打开旋塞,观察气球大小变化情况,该操作的目的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若甲装置生成O2使气球胀大,则锥形瓶中所装的固体物质可以是MnO2(填化学式).
(4)若乙a中的液体物质是水,欲使气球胀大,则锥形瓶中可以装的物质是硝酸铵(氢氧化钠、氯化钠、硝酸铵或氧化钙).
(5)以下是改装后的集气瓶,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某化学兴趣小组展示了他们设计的“火龙生字”创新实验,用硝酸钾的热饱和溶液先在白纸上书写“火”字,晾干后白纸上出现硝酸钾晶体,立即有火花出现,并缓慢地沿着字的笔迹蔓延,最后呈现出“火”字的黑色痕迹(如图).现场的同学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随后进行了如下研究.
【提出问题】为什么附有硝酸钾的白纸更容易燃烧?
【查阅资料】硝酸钾不可燃烧,但受热易分解,生成亚硝酸钾(KNO2)和一种常见的气体单质.
【猜想与假设】对于产生的是什么气体,四位同学有如下猜测:
甲:二氧化氮   乙:氮气   丙:氧气   丁:氢气
丙同学首先排除了二氧化氮,理由是二氧化氮不是单质,丙同学认为也不可能是氢气,他的理由是硝酸钾中不含有氢元素.
【进行实验】四位同学设计了实验对丙同学的猜想进行了验证,他们的操作是:将少量硝酸钾晶体放入试管中加热将少量硝酸钾晶体放在试管中加热,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木条复燃,说明丙同学的猜想正确,硝酸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2KNO3$\frac{\underline{\;\;△\;\;}}{\;}$2KNO2+O2↑.
【解释与结论】白纸上写过字的地方更容易燃烧的原因是硝酸钾晶体受热分解生成氧气,使写过字的白纸附近氧气的浓度增大.
【反思与评价】为什么要用:“硝酸钾的热饱和溶液”书写文字?
已知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表:
温度/℃20406080100
溶解度/g31.663.9110169246
你对上述问题的解释是硝酸钾的溶解度较大,用热饱和溶液能使白纸上附着更多的硝酸钾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面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由此你能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
A.它们表示五种元素
B.②③⑤三种粒子表示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
C.其中有两种表示原子结构示意图
D.②表示的粒子可以用Mg2+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小梦及学习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做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用到的药品有铁丝、铜丝、银丝、稀硫酸和硫酸铜溶液.实验结束后,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对该实验的废液进行探究,请你一起参与.
【提出问题】废液中含有什么物质?
【交流表达】
(1)小龙通过观察,认为废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铜.他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显蓝色.
(2)小梦通过分析,认为废液中一定含有硫酸亚铁.
【作出猜想】小悦认为废液中还可能含有硫酸.
【实验验证】
(1)小悦测得废液的pH小于7,证明废液中含有硫酸.
(2)小龙取少量废液,向其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也得到了相同的结论.小龙的实验现象是滴加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后才出现沉淀.
通过分析与实验,同学们得出废液中含有硫酸亚铁、硫酸铜和硫酸.
【拓展应用】
(1)若将废液中的溶质全部转化为硫酸亚铁,应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
(2)反应完全后,过滤,滤渣中物质为铁和铜,滤液中溶质为硫酸亚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物质俗名与化学式不相符的是(  )
A.纯碱 NaOHB.小苏打 NaHCO3C.熟石灰 Ca(OH)2D.食盐 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