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M是生活中常见的金属,MSO4溶液是无色液体,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探究M与铜、铝的活动性顺序,请你和他们一起进行以下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M、铜、铝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怎样的?
【查阅资料】氧化铜、氧化铝等金属氧化物能和酸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化合物和水.
【猜想与假设】小敏的猜想是Al>Cu>M;
小强的猜想是Al>M>Cu;你的猜想是M>Al>Cu.
【设计与实验一】小莉取M丝、铜丝、铝丝和编号为①、②、③的3支试管,进行如表的实验(试管中均盛有体积相同、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的稀盐酸);
实验操作 M丝插入试管①中 铜丝插入试管②中 铝丝插入试管③中 实验结论
 刚开始的现象 有少量气泡产生 无气泡  无气泡  
M>Cu,M>Al;
Al>M>Cu
 几分钟后的现象 有少量气泡产生 无气泡 有大量气泡产生
【交流与表达】通过分析,同学们认为试管③中铝丝开始时无气泡,后来产生大量气泡的原因是铝表面有一层氧化膜.
【设计与实验二】为了进一步探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同学们取粗细相同,打磨干净的M丝、铝丝及相关溶液,又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试管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M表面出现一层红色物质.
(2)试管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3CuSO4=Al2(SO43+3Cu.
【交流与表达】同学们经讨论后认为该实验可以优化,去掉试管丙(填试管编号)中的实验,也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评价与反思】影响金属与酸反应速率快慢的因素,除了相互反应的金属和酸的性质外,还有金属活动性有关(任写一种),设计一个该影响因素有关的验证实验.取两份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的稀硫酸,在相同温度下,加入相同的片状的锌和铝,比较收集相同体积的氢气所需的时间.

分析 【提出问题】根据其余两种猜想推断第三种猜想;
【设计与实验一】根据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进行分析;
【交流与表达】根据铝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会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进行分析;
【设计与实验二】(1)根据M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铜的金属活动性进行分析;
(2)根据铝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进行分析;
【交流与表达】根据甲、乙、丙三个实验得出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分析;
【评价与反思】根据金属会与酸、盐、氧气等物质反应进行分析.

解答 解:【提出问题】通过分析小敏、小强同学的猜想可知,我的猜想是M>Al>Cu;
【设计与实验一】金属越活泼,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反应越剧烈,所以

实验操作 M丝插入试管①中铜丝插入试管②中 铝丝插入试管③中 实验结论
 刚开始的现象 有少量气泡产生无气泡 无气泡 M>Cu,M>Al
 几分钟后的现象有少量气泡产生 无气泡 有大量气泡产生Al>M>Cu
【交流与表达】铝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会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所以实验刚开始时试管③中无气泡产生的原因是:铝表面有一层氧化膜;
【设计与实验二】(1)M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铜的金属活动性,所以试管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M表面出现一层红色物质;
(2)铝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化学方程式为:2Al+3CuSO4=Al2(SO43+3Cu;
【交流与表达】金属活动性影响金属与酸反应快慢;
取两份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的稀硫酸,在相同温度下,加入相同的片状的锌和铝,比较收集相同体积的氢气所需的时间.
【评价与反思】金属会与酸、盐、氧气等物质反应,所以除了上述实验中已经用到的两种方法外,还可以根据与氧气反应的剧烈程度进行判断.
故答案为:【提出问题】M>Al>Cu;
【设计与实验一】
实验操作 M丝插入试管①中铜丝插入试管②中 铝丝插入试管③中 实验结论
M>Al
 Al>M>Cu
【交流与表达】铝表面有一层氧化膜;
【设计与实验二】(1)M表面出现一层红色物质;
(2)2Al+3CuSO4=Al2(SO43+3Cu;
【交流与表达】丙;
【评价与反思】金属活动性有关,取两份相同浓度、相同体积的稀硫酸,在相同温度下,加入相同的片状的锌和铝,比较收集相同体积的氢气所需的时间.

点评 验证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关系时,通常采取“三取中”即:取中间金属单质与两端的金属的盐溶液反应或取中间金属的盐溶液与两端金属的单质反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
①CaCO3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它由3种元素组成,1mol CaCO3中约含有6.02×1023个碳原子,实验室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
②如图一所示的装置可以研究水的组成.b处产生的气体是氢气(或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

③用如图二所示的装置可以粗略的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红磷燃烧的现象是大量白烟、发光、放热,反应结束待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若实验成功,观察到的现象是水倒流至集气瓶容积的五分之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区别下列各组物质,选用的方法或试剂不正确的是(  )
选项物    质方法或试剂
A氢气和氮气点燃
B水和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
C稀盐酸和稀硫酸
D区分黄铜(铜锌合金)和黄金盐酸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C.一氧化碳能够燃烧,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火焰呈蓝色
D.将打磨过的铝丝插入硫酸铜溶液,铝丝表面有银白色物质析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淡黄色固体,常温下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现将沾有过氧化钠固体的棉花放入烧杯中,再缓慢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稀硫酸,使之与杯底的Na2CO3反应产生CO2气体,发现蜡烛火焰熄灭,沾有过氧化钠固体的棉花燃烧起来.从实验获得信息中,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棉花具有可燃性
B.Na2O2与CO2反应放热,使温度达到棉花的着火点
C.CO2不支持蜡烛燃烧,但能支持棉花燃烧
D.棉花燃烧证明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1)化学帮助我们认识身边的物质.
现有A.不锈钢B.氧气C.干冰D.氦气,选择相应的物质填空:
①用于人工降雨的是C;
②可以填充飞艇的是D;
③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B;
④可用于制造医疗器械的是A;
(2)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①生活中将硬水转化为软水常用的方法是煮沸;
②活性炭能除去水中的异味,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
③厨房洗涤剂可以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的作用;
④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为隔绝氧气;
⑤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倾倒液体
B.
    取用固体
C.
    闻气味
D.
     过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倾倒试剂
B.
称量固体
C.
检验气密性
D.
加热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水和溶液在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走近臭水沟就闻到臭味,请用微粒的观点解释微粒在不断运动.为了除去水的臭味和颜色,可以用活性炭进行吸附.
(2)检验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肥皂水.硬水中含有较多Ca2+Mg2+(填离子符号),生活中将硬水软化常用的方法是加热煮沸.使用久的水壶内壁会形成水垢,可用厨房中的食醋浸泡除去.
(3)我们常在水中加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因为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
(4)水可以用于灭火,其原理是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5)电解水时电源负极产生的气体是H2(填化学式),正极和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1:2,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
(6)冬季常在积雪上撒盐,目的是降低水的凝固点.
(7)高温下,铁能和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一种可燃的气体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4H2O$\frac{\underline{\;高温\;}}{\;}$Fe3O4+4H2
(8)图1是将CO2通入澄清石灰水,图2中往烧杯里加入氢氧化钠固体,两只试管中澄清石灰水都变浑浊.图1中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是CO2+Ca(OH)2=CaCO3↓+H2O,图2中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使氢氧化钙溶解度减小,从溶液中析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