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某氯化钾样品中含有CaCl2、MgSO4杂质,将该样品溶于适量水中,再按以下流程提纯氯化钾。
(1)过滤和蒸发操作中都用到一种玻璃仪器,该仪器在蒸发操作中的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
(2)写出试剂B与样品中所含杂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3)加入试剂C的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
【答案】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导致液体飞溅出来 把滤液中的碳酸钾和氢氧化钾转化为氯化钾
【解析】
要除去某氯化钾样品中的CaCl2、MgSO4杂质,实际上是要把 、
和
除去,除去
可用过量的碳酸钾,除去
和
可用过量的氢氧化钡,过量的氢氧化钡也可用碳酸钾除去,所以要先加入氢氧化钡,再加入碳酸钾,而过量的碳酸钾和生成的氢氧化钾可用适量的盐酸除去。
(1)过滤和蒸发操作中都用到一种玻璃仪器是玻璃棒,玻璃棒在蒸发操作中的作用是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导致液体飞溅出来
(2)试剂B应该是过量的碳酸钾溶液,它能与样品中的杂质CaCl2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
(3)加入试剂C应该是适量的稀盐酸,目的是把滤液中过量的碳酸钾和氢氧化钾转化为氯化钾,从而得到纯净的氯化钾晶体。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在a、b两只烧杯中各装入100g水,然后分别加入40g甲、乙两种物质充分搅拌后,按照下图进行操作,将不同状态下的烧杯分别标记为①②③④操作M、N分别是:升温、降温、加溶质、加水、过滤中的某一种单一操作。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在t2°C时的溶解度是________;
(2)烧杯b升温至t2°C,能够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3)烧杯①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精确到0.1%)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烧杯②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烧杯③④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相同
C a、b两烧杯比较,a烧杯的溶质质量分数大
D操作M至少有4种方法
E若烧杯②④中溶质质量分数相同,则操作M、N可能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回答下列与含碳物质相关的问题:
(1)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存在较大差异的原因是____;
(2)古字画保存千年,体现了碳具有的化学性质____;
(3)鉴别CO和CO2,分别将两种气体通过下列物质,不能达到目的是____;
①紫色石蕊试液
②氢氧化钠溶液
③灼热的氧化铜
④澄清的石灰水
(4)煤的气化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主要原理是煤(C)和水蒸气高温下生成水煤气(C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实验室里配制75g10%的氯化钠溶液,操作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该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是 g。
(2)请用图中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 。
(3)认真观察,改正图中的错误操作 。若不进行改正,其它操作步骤正确,则所配制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P点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若甲中含有少量乙,提纯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t2℃时,将60g甲的饱和溶液稀释为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需加水的质量为_______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小组在探究“酸与碱能否发生反应”时,进行了如图所示实验。请根据实验回答:
【探究实验一】酸能否与可溶性碱发生化学反应
甲同学进行了实验一,能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___________,同时测定反应后溶液的pH=2,说明酸能与可溶性碱发生化学反应。
【探究实验二】酸能否与难溶性碱发生化学反应
乙同学进行了实验二,当滴入几滴稀盐酸后,发现试管②中无明显变化,于是得出“酸不能与难溶性碱反应”的结论。
丙同学对此产生质疑,并利用实验后的物质继续探究:
【分析】丙同学测定试管②中上层清液的酸碱度,读出pH=12,说明上层清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
【解释】丙同学由此认为乙同学的结论不正确,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验证】丙同学利用上述实验后的废液进行实验,将试管②中物质全部倒入一大烧杯中,静置,再将实验探究一所得溶液缓慢逐滴加入,说明酸能与难溶性碱发生化学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拓展】实验探究一、二中,反应均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丙同学将实验一所得溶液缓慢加入的过程中,除上述现象外,大烧杯中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A、B、C、D四种单质中,通常状况下,A、D是无色气体,B是红色金属,C是黑色粉末。现进行下列实验:
①在D中加热B,生成一种黑色的固体物质;
②C与①的生成物混合,高温下得到B和一种无色气体;
③A与D在点燃的条件下能生成水。
(1)试推断这四种单质的名称:
A_____,B_____,C_____,D_____。
(2)写出有关反应的两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葡萄糖是己醛糖,化学式C6H12O6白色晶体,易溶于水,熔点146℃。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
B.葡萄糖分子中碳、氢、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1:2:1
C.葡萄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葡萄糖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是人体重要的能量来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近年来有人提出了利用处理后的海水(主要成份是氯化钠溶液)吸收含二氧化硫的废气,该方法的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B.图中反应① 属于分解反应
C.反应③中,反应前后分子数目没有变化
D.反应④中的反应物是两种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