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用科学方法认识物质
掌握了物质的组成、性质才能合理地应用物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的基本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实验法等.
(1)用观察法认识空气
观察法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地用感官(眼、鼻、耳、手)考察研究对象的方法.
用观察法研究空气的性质,请你写出一种观察方法,该方法得出的空气的一条性质:观察方法是看颜色,得出的性质是空气是无色气体;
(2)用实验法认识空气的组成及其成分的性质
实验法是指通过实验来验证对物质性质的预测或探究物质的组成、未知性质的方法.
①用实验法认识空气的组成
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请据图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u+O2$\frac{\underline{\;\;△\;\;}}{\;}$2CuO,该实验的原理是用铜和氧气反应消耗掉空气中的氧气,已知图中玻璃管的容积为50mL,实验前注射器活塞对应的示数是100mL:实验后当气球回复实验前状态时,注射器活塞对应的示数是70mL,则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0%.
②用实验法认识二氧化碳的性质
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三组实验来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在实验一中,将一瓶二氧化碳沿烧杯内壁慢慢倒入小烧杯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燃着的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由此可以得出二氧化碳的两条性质分别是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实验二中,向集满CO2的试管内倒入约占试管容积三分之一的澄清石灰水,旋紧胶塞,持续振荡一定时间,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Ca(OH)2═CaCO3↓+H2O,充分振荡后,试管内压强(填“>”或“=”或“<”)<试管外大气压强;
实验三中,先分别向两支盛有蒸馏水的试管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如实验(Ⅰ),然后向其中一支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如实验(Ⅱ).在实验(Ⅱ)中溶液变红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

分析 (1)根据观察法的定义分析解答;
(2)①根据检测空气中氧气体积的实验操作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进行分析;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分析;
②根据实验现象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1)用眼睛观察空气,会发现它是无色的气体,故填:看颜色;空气是无色气体;
(2)①实验室中常用在密闭装置中加热铜的方法测量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用铜和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来消耗掉空气中的氧气,通过空气体积的变化来验证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O2$\frac{\underline{\;\;△\;\;}}{\;}$2CuO; 已知图中玻璃管的容积为50mL,实验前注射器活塞对应的示数是100mL:实验后当气球回复实验前状态时,注射器活塞对应的示数是70mL,分析可知,密闭装置中空气的体积是50mL+100mL=150mL,反应后气体体积减少:150mL-50mL-70mL=30mL,则氧气约占空气体积为$\frac{30mL}{150mL}×100%$=20%,故答案为:2Cu+O2$\frac{\underline{\;\;△\;\;}}{\;}$2CuO;用铜和氧气反应消耗掉空气中的氧气;20%;
②在实验一中,将一瓶二氧化碳沿烧杯内壁慢慢倒入小烧杯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燃着的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由此可以得出二氧化碳的性质有: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故填:燃着的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实验二中,向集满CO2的试管内倒入约占试管容积三分之一的澄清石灰水,旋紧胶塞,持续振荡一定时间,会看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原因是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发生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其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反应后由于密闭容器内的二氧化碳被消耗,所以容器内气压减小,故答案为:CO2+Ca(OH)2═CaCO3↓+H2O;<;实验三中,先分别向两支盛有蒸馏水的试管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然后向其中一支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会发现实验(Ⅱ)中溶液变红色,原因是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了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H2O═H2CO3.故答案为:红;CO2+H2O═H2CO3

点评 本题考查科学探究方法,注意研究物质性质的常用方法中,使用感官获得物质的性质的方法属于观察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CO2、CO、H2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以下实验(假设每步反应均完全进行);①通过赤热的炭层后,恢复到原状态,气体分子总数不变;②通过灼热的氧化铁时,红色固体消失;③通过白色CuS04粉末时,粉末变成蓝色晶体;④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原混合气体中只含有CO和H2
B.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CO2、CO和H2
C.原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H2和CO2,可能含有CO
D.原混合气体中一定没有CO2,可能含有H2和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向下列物质中分别加入足量的蒸馏水,搅拌后能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面粉B.氯化亚铁C.食盐D.食用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氧化物一定含氧元素,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酸性较强的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红,能使石蕊溶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酸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燃烧木柴时,通常将其劈成细条,目的是(  )
A.增大可燃物的热值B.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C.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D.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很多同学都喜欢既别致又实用的叶脉书签,其制作方法如下:首先选取首先选取大小适当、稍老一些的树叶(如桂树叶)放在烧杯中,加入100g12%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煮沸10-15分钟(不搅拌),取出,冲洗,将叶片压平,最后系上各色丝带,漂亮的叶脉书签便做好了
(1)在制作过程中,需称取12g氢氧化钠固体,由于氢氧化钠易潮解,称取时,要将其放在小烧杯中,称量时若发现天平指针向左偏转,则应C(填序号)
A增加砝码   B移动游码  C取出一些氢氧化钠固体  D再加上一些氢氧化钠固体
(2)量取88mL的蒸馏水,量取时最好选用100mL(填“10mL”、“100mL”或“500mL”)量筒,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从中获取的相关信息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化学式是CH2B.丙物质属于氧化物
C.该反应中有4种化合物D.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结合如图1几种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编号仪器的名称:①铁架台,②分液漏斗.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用A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收集气体时,集气瓶中导气管口应处的位置是a(选填“a”或“b”),此装置不能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若要随时控制反应发生或停止,应选用的装置是B(填写字母).
(3)若用图2装置检验制取的二氧化碳气体中是否含有氯化氢和水蒸气,写出气体通过装置的接口顺序cdba,或dcba(用“a”、“b”、“c”、“d”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等质量的碳和一氧化碳分别与足量的氧气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碳需要的氧气多B.一氧化碳需要的氧气多
C.生成的二氧化碳一样多D.一氧化碳生成的二氧化碳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