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请你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社会实践活动小组的同学到敬老院给李奶奶送去鲜花和生日蛋糕花香满堂,请你用微粒的观点解释闻到花香的原因分子的不断运动;
点燃生日蜡烛祝愿后,大家仪器将蜡烛吹灭,这种熄灭蜡烛火焰的原理是降低温度到蜡烛的着火点以下
(2)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常用到活性炭,利用其吸附作用;杀菌消毒时,会用到某种消毒泡腾片,其中有效成分为二氧化氯,氯元素的化合价为+4.
(3)家庭厨房就是一个化学小世界,“锅碗瓢盆”和“柴米油盐”中包含着许多的化学知识.
①下列厨房用品的主要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D(填写代号,下同)属于有机材料合成的是A.

②均衡膳食,有利于人体健康.小强家某天午饭的食谱如下表:
主食馒头
副食红烧排骨、花生米、清蒸鱼
饮料牛奶
从营养学的角度考虑,你建议食谱中应增加C(填写代号)
A 油饼   B 烧豆腐  C 凉拌黄瓜  D 炒鸡蛋.

分析 (1)根据分子运动和燃烧的条件解答;
(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3)根据厨房药品的材料判断,根据人体需要的营养元素判断.

解答 解:(1)闻到香味是因为分子的不断运动,吹灭蜡烛的原理是降低温度到蜡烛的着火点以下;
(2)活性炭净水是利用了它的吸附性,能吸附水中的一些异味和杂质;二氧化氯中氧为-2价,根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氯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3)不锈钢水瓢属于金属材料,塑料盆是合成材料;根据食谱和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成分,还缺少维生素的摄入,故应增加凉拌黄瓜.
故答案为:(1)分子的不断运动;降低温度到蜡烛的着火点以下;(2)吸附性,+4.(3)①D,A;②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所以要求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基础知识的储备,以便能够灵活应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化学式表示的是碱的是(  )
A.CH3OHB.NH3•H2OC.纯碱Na2CO3D.生石灰Ca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白磷有毒,如果不慎将白磷沾到皮肤上,可以用稀的硫酸铜溶液冲洗来解毒,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P+5CuSO4+8H2O═5Cu+2X+5H2SO4.推断X的化学式为H3P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某溶液含有Na+、H+、Ba2+、OH-、Cl-、CO${\;}_{3}^{2-}$、SO${\;}_{4}^{2-}$中的几种离子,进行如下实验:
(1)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后得到滤渣和滤液.
(2)向滤渣中加入稀硝酸,滤渣全部溶解并产生气泡. 
(3)向滤液中滴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呈红色.
根据上述实验判断该溶液中
①一定含有的离子是CO32-、OH-、Na+;一定不含的离子是SO42-、Ba2+、H+
②不能确定的离子是Cl-,欲确定其是否存在,方法是:另取少量原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和几滴稀硝酸溶液,若观察到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含的该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云南省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某铜锌合金样品进行探究实验.称取样品10.0克放入烧杯中,再用100.0克稀硫酸溶液逐滴滴入,实验情况如图所示.
求:(1)铜锌合金中,Zn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恰好反应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如表为元素周期表中某一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磷原子的核电荷数x=15.
(2)表中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元素是氩或Ar.
(3)在化学反应中,每个铝原子失去3个电子形成铝离子,铝离子的符号为Al3+
(4)镁元素与氯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Mg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3.下列仪器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是(  )
A.试管B.玻璃棒C.锥形瓶D.蒸发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化学反应往往伴随着一些现象发生,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具有某些相似的化学性质,但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时没有明显的现象.为了验证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可以发生化学反应,某小组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打开止水夹a和c,关闭活塞b,从长颈漏斗向锥形瓶中注入适量的稀盐酸(液封);
(2)当观察到烧杯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时,说明集气瓶中已集满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Ca(OH)2+CO2=CaCO3↓+H2O;
(3)关闭止水夹a(选填“a”或“c”),打开活塞b,向集气瓶中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关闭活塞b,轻轻摇晃集气瓶,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烧杯中的混浊液体从导管倒吸入集气瓶中,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
(4)组长认为:仅做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应该利用上图装置做一个对比实验.该对比实验中只需要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水即可;
(5)为了保证实验的成功,应在实验前检查整套装置的气密性(烧杯中装有适量的水).小强同学设计的方法为:将最右侧导管放在盛水的烧杯中,打开止水夹a和c,关闭活塞b,向长颈漏斗中缓缓加入一定量的水,若最右侧导管冒气泡,则装置不漏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我国著名的化学家侯德榜先生发明的制碱原理为:NH3+CO2+H2O+NaCl═NH4Cl+NaHCO3、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用过滤的方法可以把NaHCO3晶体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在制取NaHCO3时,先向饱和的NaCl溶液中通入较多的NH3,再通入足量的CO2的目的是使CO2更易被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