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食盐(主要含氯化钠)中如果混有泥沙,可以先加水溶解,再通过过滤的方法去除泥沙.
 
考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专题: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分析: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必须需要满足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性不同,必须具备:一种不能溶于水,另一种物质能溶于水.
解答:解:食盐能溶于水,泥沙不能溶于水,所以食盐(主要含氯化钠)中如果混有泥沙,可以先加水溶解,再通过过滤的方法去除泥沙.
故答案为:√.
点评:应熟悉混合物的分离方法,掌握过滤方法的使用条件及实验操作.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为了除去物质中的杂质,需选用适当的试剂,其中正确的是(  )
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选用试剂
ACO2(CO)碱石灰(CaO和NaOH的混合物)
BC(Fe)稀盐酸
CCaCl2溶液(HCl)Ba(OH)2溶液
DNaOH溶液(Ca(OH)2K2CO3溶液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科学家将元素有序地排列起来,得到元素周期表.
(1)以下是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HLiCFNaMgCl
其中镁元素的一个原子失去
 
个电子后,形成相对稳定结构的离子
 
(填离子符号),该离子与氯离子
 
(填离子符号)作用结合成氯化镁,氯化镁是由
 
构成的物质;
(2)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1、2、3周期),请用元素符号将碳元素填在周期表的相应位置.

(3)从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周期表可知:周期(横行)序数
 
(选填“>”、“<”或“=”)原子核外电子层数.
(4)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密切.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F元素的化学性质与
 
相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日常生活中的下列食品富含维生素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化学用语填空:
(1)镁
 

(2)由Fe3+和OH- 构成的氢氧化铁
 
. 
(3)2个氮分子
 

(4)空气中最多的元素与地壳中最多的元素以及最多的金属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请用化学用语表示:
①5个钾原子
 
                 
②4个镁离子
 
   
③2个氯离子
 
                 
④氧化铝中铝的化合价为+3价
 
    
⑤氮气
 
                      
⑥3个亚铁离子
 

⑦+4价的硫元素形成的氧化物
 
     
⑧硫酸根离子
 

⑨氦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研究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时,某小组同学想证明:稀H2SO4与NaOH溶液混合后,虽无明显现象,但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请与他们一起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实施和评价.
(1)方案一:
①用pH试纸测定NaOH溶液pH时,正确的操作是:
 

②测定某NaOH溶液的pH,pH
 
7(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往上述NaOH溶液中滴加足量稀H2SO4;测定稀H2SO4与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pH<7.
结论:稀H2SO4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并且
 
过量.
(2)方案三:①按图1进行实验操作,可观察到
 
(填现象).
结论:稀H2SO4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上述两个方案在设计思想上的相同点是
 

(4)为了进一步获取稀H2SO4与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的证据,依据中和反应是
 
(选填“放热”、“吸热”或“无热量变化”)的反应,同学们决定用氢氧化钠固体和稀盐酸反应测定反应前后溶液温度的变化来设计实验.此方案是否合理?为什么?
 

(5)方案三:同学们设计图2实验证明二者之间确实发生了反应,所用的试剂有NaOH溶液、H2SO4溶液、
CuSO4溶液.请在箭头上方的括号中填入试剂名称,并用“适量”、“足量”等指明试剂的用量.
①如果把CuSO4溶液换成另一种试剂,只要各试剂的用量适当,则不管加入试剂的顺序如何,都能证明二者发生了反应,这种试剂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写出下列化学符号:
 
 
 
 
 
 
 
氢离子
 

氧离子
 
氯离子
 
钠离子
 
水分子
 
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由化学方程式不能获取的信息是(  )
A、反应物和生成物
B、物质的颜色
C、物质间的质量比
D、反应的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