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符号“Ag”对应的名称是
A. 银 B. 铝 C. 镁 D. 汞
A 【解析】熟记常见元素的符号。 银、铝、镁、汞的符号分别为:Ag、Al、Mg、Hg。故A正确。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靖江市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独立作业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A.向等质量的锌片、铁片分别加入足量的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
B.电解水
C.向氯化铁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D.用两份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AB 【解析】 试题分析:向等质量的锌片、铁片分别加入足量的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锌的活动性大于铁,所以锌先反应完,所以A错误;电解水中生成的氧气和氢气的质量之比是8:1.故选A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兴化市顾庄学区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金属加工工业排放的废水中含有亚硝酸钠(NaNO2)。有关亚硝酸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含1个氧分子 B. 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
C. 只含一种非金属元素 D. Na、N、O的质量比为1:1:2
B 【解析】A、1个NaNO2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而不是1个氧分子,错误;B、NaNO2分子中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故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正确;C、NaNO2中含有氮元素和氧元素两种非金属元素,错误;D、Na、N、O的质量比为23:14:(16×2)=23:14:32,错误。故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成都高新东区2018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化学中常出现“1+1≠2”的有趣现象,但也有例外。下列符合“1+1=2”的事实是
A. 20℃,1 L水与1 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等于2 L
B. 20℃,1 g镁与1 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为2 g
C. 20℃,1 g硫粉在1 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 g二氧化硫
D. 20℃,1 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入1 g硝酸钾固体能得到2 g硝酸钾溶液
C 【解析】A、20℃,由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1L水与1L酒精混合后所得混合液体的体积小于2L;故A不正确; B、20℃,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两物质的质量关系24:98可知,1g稀硫酸不能完全消耗1g镁且放出气体氢气,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1g镁与1g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的溶液质量小于2g;故B不正确; C、20℃,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年广东东莞乐而思中心中考化学第一次模拟练习卷 题型:单选题
在进行化学实验操作考核时,下列四位同学的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 液体的倾倒 B. 液体的量取
C. 熄灭酒精灯 D. 稀释浓硫酸
D 【解析】试题分析:从试剂瓶中倒液体时标签朝向手心,防止液体淌下来腐蚀标签,瓶塞倒放,正确;B、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正确;C、用灯帽熄灭酒精灯,正确;D、稀释浓硫酸时把水倒入浓硫酸中,由于水的密度较小,水会浮在浓硫酸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能使水立刻沸腾,使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错误。故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年广东东莞乐而思中心中考化学第一次模拟练习卷 题型:单选题
在一次化学复习课中学生总结了了以下结论结论,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酸中一定含有氢元素,但不一定含有氧元素
B.生成了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C.使紫色石蕊变蓝的溶液一定能使酚酞变红
D.活泼金属能置换出硫酸中的氢气
D 【解析】A、电离出来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叫做酸,所以酸溶液中一定含有氢离子.盐酸不含有氧元素,故正确 B、中和反应生成的盐和水,但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酸性氧化物与碱的反应或碱性氧化物与酸的反应,都会生成盐和水,故正确 C、据酸碱指示剂的性质进行分析,石蕊试液遇碱性溶液变蓝,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石蕊试液变红.故正确 D、活泼金属能置换出硫酸中的氢盐...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2018届中考模拟化学试卷(一) 题型:综合题
请结合下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一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三当蒸发皿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停止加热。
(3)实验四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大量固体 防止高温溅落物炸裂瓶底 【解析】本题考查了初中化学中四个常见的实验,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 (1)薄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都与氧气接触,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时才能够燃烧; (2)蒸发过程中,当蒸发皿中出现大量固体时停止加热,靠余热使剩余的固体从液体中结晶析出;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生成物温度很高,为了防止高温生...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辽宁省2018届中考模拟化学试卷(一)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
A. 取用液体药品 B. 检查装置气密性 C. 除去CO中的水蒸气 D. 过滤
C 【解析】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操作正确;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操作正确;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一氧化碳反应,图中装置用作洗气瓶时进气管与出气管的方向是“长进短出”,图中进气管与出气管的方向错误,图中操作错误;D、过滤液体时,遵循了“一贴、二低、三靠”的原...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某同学在研究物质燃烧的条件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把一条粗金属丝绕成线圈,罩在一支蜡烛的火焰上,火焰很快就熄灭了.对这一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金属丝有良好的导热性
B. 金属线圈内的气体温度升高了
C. 可燃物的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
D. 若预先将金属丝加热,蜡烛就不会很快熄灭
B 【解析】A、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热性,正确; B、金属丝导热将火焰的热量传递到外面,不是金属线圈内的气体温度升高,错误;C、火焰熄灭是因为可燃物的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正确; D、若预先将金属丝加热,那么金属丝内空气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的时间会延长,蜡烛不会很快熄灭,正确。故选B。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